150大白菜越野摩托车不翘头是不是车架重呢?

如题所述

对于摩托车最高级别的赛事MotoGP来说,本田与雅马哈两个死敌你争我夺早已缠斗多年,总体来说本田略胜一筹。近来洛伦佐驾驶雅马哈的MotoGP战车YZF-M1获得了年度GP冠军,而相比2001款,M1已经进化得太多。
MotoGP转战四冲程后,雅马哈的工程师制造四冲程GP战车的第一步,就是改造两冲程500cc战车YZR500的车架,使其适配新的四冲程引擎。然而,四冲程引擎与两冲战车车架的磨合并不顺利,四冲程由于结构复杂,体积重量都高于两冲引擎。

03年的罗西与RC211V(V5)

09年杜卡迪碳纤维车架的Desmosedici GP9

在2003年的赛事中,本田RC211V获得了16战15胜的夸张战绩,日本茂木町的比赛中,雅马哈的工程师非常困扰,因为车手驾驶新款战车跑得好好的,但战车的前轮却可能莫名其妙地失去抓地力而摔车。听着比较有点耳熟是吧各位摩友?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2009年,当时的杜卡迪为了减轻车重,超激进地制造了碳纤维车架的Desmosedici GP9,斯通纳驾驶这辆车有时会毫无征兆地感到前轮抓地力不足,这种车感让他无法发挥战车的极限性能。杜卡迪不得不放弃这种车架设计,而重新使用了07年的编织钢管车架。

曾经雅马哈的车架工程师在茂木町曾表示非常敬佩制造本田RC211V V5的工程师,RC211V的转向头可以轻微地左右变形,这使得转向头在横置方向有一种“避震”的功能,而这最大的优点就是在路面不是非常平整的时候,车辆压弯倾斜角度较大的时候前轮贴地性依然保持非常棒,这对合金的弹性及刚性的拿捏绝对是大师中的大师水准,非一般的厂家能做到。

03本田RC211V

RC211V的项目总监表示RC211V的项目团队对RC211V的车架裁量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来确定车架的刚性,使得车架在刚性与弹性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他表示车架的轻微扭曲变形对操控是至关重要的,车架材质的韧性是关键因素。

在2002年的时候,本田曾启动紧急项目制造科林爱德华的战车RC-51,因为拜里斯的杜卡迪战车使用了钢管编织车架,这种结构使得车架的扭曲弹性非常棒,车架的轻微变形使得在大倾角过弯的时候摩托车的前轮抓地力非常棒,车手可以更加快速的过弯。

这个项目使得爱德华获得了他想要的弯道抓地力,最终他获得了2002意大利伊莫拉的冠军。

YZR-M1

在2003年,雅马哈的工程师古泽正生负责雅马哈M1项目,测试的原型车使用了更长的发动机前部吊耳,而青木治青在驾驶这辆原型车后弯道速度明显更快。这款车的车架架相比前面四款车,雅马哈加强了车架的横向刚度,并增加了一点点扭曲刚度和垂直刚度。这些小小的改变却给车辆操控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摩托车的两轮特性以及橡胶轮胎的抓地力限制,因此摩托车的弯道性能受到极大制约(可以看看屋君之前上传的摩托车与F1的视频,F1弯道秒摩托妥妥的)。而加强摩托车赛道性能有两个方法:第一:减小摩托车弯道时间,第二加强直线加速。而这也是1978年肯尼.罗伯斯带给摩托车比赛的启发。入弯前尽量迟尽量大力的刹车,并在弯心后大力加速,提高出弯速度。罗伯斯的弯道速度比当时的任何人都快,尤其是出弯速度。高超的弯道技巧使得罗伯斯包揽了1978-1980年的500ccGP冠军。

现在摩托车的过弯理论都来自于罗伯斯,但是杜卡迪的MotoGP工程师在08年的时候指出,过弯的方式已经与罗伯特式过弯有了区别。而这就是斯通纳的过弯方式,斯通纳过弯的时候走线方向相对传统的弧形更接近“V”型,这种过弯方式被后来定义为“本田式V型过弯”,马奎兹过弯风格也正是这种。

雅马哈的M1相反,它使用更柔软的避震弹簧,使得轮胎能够紧紧贴住路面,这就要求二手在弯道中减小刹车力度,加速也不能太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当然可以了,只不过有点危险而已,首先挂入一档,拉住离合器,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5000转左右,一下放完离合器,此时要注意掌握平衡,车头就起来了,呵呵,有空试试吧。
前后碟刹
坐高低 前轮18或19寸 后轮16寸
发动机静 动力强
发动机底盘保护
摇蓝式防护保险杠
大齿盘60牙的
前后货架
魔鬼式X2大灯 LED转向灯
补充:
技术参数:

车型尺寸: 2100×855×1180mm
发动机形式: 风冷、4冲程、单缸
排量: 200cc
启动方式: 电/脚踏反冲启动
变速系统: 5速国际档
驱动方式: 链条传动
最大功率: 8.7 Kw (7500r/min)
最大扭矩: 10.0 N·m(6000 r/min)
最高速度: 96km/h
制动方式: 碟刹/碟刹前轮尺寸: 2.75-21-4P
第2个回答  2020-10-08
也称为非道路两轮摩托车,在欧盟、美国与ATV、UTV、BAJA、Go-kart等均统一叫为ORV(非道路车)[1];是一种摩托车运动或全地形车赛车举行的封闭越野线路中所使用的摩托车车型。越野摩托车是来自英国,最早可追溯到British Scrambling的比赛。名称来源是自改于“摩托车”和“越野赛事用车”的整合定义 。
中文名
越野摩托车
外文名
off-road motorcycle
用途
全地形车赛车
来自
英国
分类
90、110、125、150,250,350,450
快速
导航
分类相关赛事
环保
在中国,青年小伙子们开始对买小轿车不再青睐,他们爱上了摩托车。尤其是包装精致美观的越野摩托车最受中国青年小伙子们欢迎。
越野摩托车
分类
越野摩托车有很多种分类,从排量分有90、110、125、150、200、250、400。从用途分有:
越野摩托车
1、场地越野赛车(俗称高赛,从雅马哈YZ到川崎KX、从本田CR到铃木RM,还有KTM的SX系列)
特点:高大、简洁、结实、减震性没的说,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装饰和灯具,动力输出强调中低速区,爆发力超强。
缺点:个子矮的有点为难,车技不高的最好离它远点。
2、林道越野赛车(又称耐力高赛,如雅马哈WR系列、KTM的EXC系列)
特点:和场地赛车差不多,但动力性更趋于平顺、耐久,可安装简单灯具,以适应耐久行驶。
3、民用型越野车(细分为运动型、公路越野两用型,发动机又分二冲程和四冲程。如铃木DR、TS-R系列,本田XR、XL系列,雅马哈TT-R、DT、XT系列,川崎KLX、KDX、KLR系列等。)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动力性适合平民、业余越野爱好者驾骋。
4、长距离耐力摩托车(又分民用型和专业竞技型,如本田非洲双缸750、雅马哈XTZ-850、川崎KLE-400等等。)欧洲人喜欢摆弄的东西。
特点:一般有较大的导流罩、高大威猛、品质上乘、动力强悍、耐久性强、重量较大、储油量高等等。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可能是车架重
第4个回答  2020-10-11
150大白菜,越野摩托车不壳头是不是车架重?也许是前后链轮的比数不对,所造成的追问

后面是48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