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自我?

如题所述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

2、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4
认识自己的十大方法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对接人待物和处理问题,对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会有极大的好处。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或者盲目自高自大,成为自大狂。因此,我们应可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如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呢?现阐述如下方法,供参考。
  一、从现实和历史的状况中认识自己。现实中,你最近事业、工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何,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尽可能准确。历史的,你以前事业、工作情况如何,要尽可能客观。
  二、从个人和大家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个人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如你最好的朋友,最密切的同事等等,一般的说,他们比别人更了解你。大家的,可以是单位的看法,也可以是综合大家的看法。
  三、从工作和学习中认识自己。工作的,你的工作的各种情况,比如,是否喜欢你的工作,成绩如何;学习的,你对学习怎么看,是否感兴趣,对业务学习,政治学习,专业学习是什么态度,效果如何。
  四、从事业和生活中认识自己。你的事业心怎么样,从事的是什么事业,你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心甘情愿为之奋斗还是勉强应付,你从事的事业现在成就如何?你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怎么样,是否幸福,原因何在?
  五、
从自己的强项的和弱项中认识自己。在工作、学习或者爱好中,你的强项是什么,你最强的是什么,成就如何,别人怎么看?你的弱项是什么,在弱项中,他们是一种什么具体情况?
  六、
从以往的成功和挫折中认识自我。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七、
从感兴趣和讨厌的事情中认识自己。你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哪一种你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种兴趣是否高雅、正当?这种兴趣是否发展为爱好?在这方面做一个具体的分析。你讨厌什么?你讨厌人和物是一个什么具体情况?
  八、
从单位和家庭中认识自己。单位的,你在单位的表现如何,单位的地位怎么样,同事怎么看你。家庭的,你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对家庭是否有责任心,全家人怎么看你,你的父母亲,配偶怎么看你,孩子怎么看你。
  九、
从生理和心理上认识自己。生理主要是指身体是否健康。心理包括的内容要多,如,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品质如何,意志,毅力,心胸,情绪的基本情况等等。分析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是为了科学评价自己时,最好包括这部分内容,这样会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
  十、
用传统的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己。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如何识人识己的方法,可以进行借鉴。现在也有不少科学测验如心理测验,可以借鉴。
  在采用上述方法,综合各种情况后,自己进一步全面的分析对比,采纳正确的认识,剔除错误的看法,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认识自我,要尽量客观、准确、全面,避免因为个人认识或个人动机出现较大误差。再者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现壮和未来,是为了更好的把握自己,发展自己,要避免因此限制自己,成为发展的桎枯。
第2个回答  2019-01-08

有这样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两三年了。他在听了一次成功心理课之后,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他在课上的当众讲话练习时说:“所有的成功者,尽管他们的出身、学历、境遇、职业和个性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自信主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今后,我一定要自信!”大家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变得情绪低落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上课的时候信心十足,可一回到单位就变得不自信了。原来,他所在的研究室,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比他学历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只有他一个人是大学本科毕业。所以,不论他在家里事先想得有多么好,只要一上班就“前功尽弃”,只感到自卑而无法自信。

由此看来,自信的道理不难领会,但要真正拥有自信意识,就不那么简单了。

自信还是自卑,是和别人比较出来的吗?是由学历、职务和业绩的高低所决定的吗?说来这位大本毕业的年轻人本该很自信了,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他已经是“天之骄子”了。然而他又很“不幸”,在单位里他的学历是最低的,因而他无法树立起自信心。那么,他若成为硕士、博士就能拥有自信了吗?恐怕不行,因为硕士、博士的上面还有研究员和院士昵!如果真的这样比下去的话,恐怕他即使当上了国家总统也难以自信,因为一个穷国的总统见到富国的总统便又会不自信了……显然,一个人要真正拥有自信,首先要突破这种“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

一个人凭什么自信呢?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也就是说,某项重任或创新一旦成功了,这个人就会自信。然而,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原因。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尤其是在担当重任或大胆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能自信。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往往是因为你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的缘故,或者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较的结果。人们常常是看到别人怎么美好和幸运,总希望那些美好和幸运能被自己所拥有,却很少想到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和美丽。

“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突破性的新阶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认识自我,是我们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个人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他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19-11-17
人活着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努力就精彩!
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
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
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
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
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
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
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
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第4个回答  2021-03-24
自我意识的形成

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儿童的心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半至2岁时,幼儿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能用名字和“我”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幼儿开始把自己从客体转变为主体来认识,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关系到儿童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处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怎样评价自己的能力、建立何种自我价值观,树立何种自我形象,这些方面直接影响儿童能否积极地适应社会、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前进。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出现不良倾向,又没有及时对其引导进行调整,会严重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以及道德判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很有可能会在无意中剥夺孩子自我认识的权利或通过不恰当的评价阻碍孩子的自我认知。比如:对孩子过度保护、常常将孩子与别人比较、对孩子的想法置之不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