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糖的糖尿病,怎么又低血糖了呢?

如题所述

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现象是个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受到饮食、运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肝脏共同调节。而糖尿病患者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之本身调节血糖的功能受损,又需要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问题。

糖尿病患者未及时地进餐

太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同样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过度的运动,超负荷的运动量同样可以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尤为重要的是糖尿病认识教育。要充分的理解糖尿病可能出现的病症,才不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所以糖尿病人应该通过设定闹钟来固定、并提醒吃饭时间,每一餐根据营养师指导定量进餐。

口服药物过量

特别是格列本脲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短效降糖药老年人因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患高血压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会逐渐迟钝,易进入昏迷状态。

在初始治疗、调整用药剂量的患者中尤为明显,因此,使用这些降糖药的患者应小剂量给药,缓慢增加用量,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空腹饮酒

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主要是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空腹状态下,肝脏会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防止低血糖。但如果此时喝酒,肝脏就需要优先清除血液中的酒精,并且不再释放原本储存的葡萄糖,所以会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能造成抽搐、昏迷,增加死亡风险,且低血糖的危害往往是快速且凶险的,常常以分钟或小时来计算。

体力活动过多

剧烈运动时,机体对葡萄糖的需要量明显增加,使胰岛素吸收加快,引发低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运动有助于降糖,但运动量过大会消耗较多的葡萄糖,如果不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则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议运动前合理补充能量,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结语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一般伴有饥饿、心慌、头晕等症状,严重了会导致晕厥,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千万不要不把这件事当回事,生活中要积极排除导致低血糖的因素,做好预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5
因为得了糖尿病后,人体内的胰岛素就不受控制了,所以人体的血糖就忽高忽低的,应该及时的控制血糖,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运动。
第2个回答  2021-05-25
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他们不会吃含糖的食物,而长期不吃含糖的食物,就会造成自己的体内没有糖分,从而出现低血糖。
第3个回答  2021-05-25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又变成低血糖,主要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跟非药物治疗,如饮食和运动等配合不好造成的。其次也可能有情绪不稳定引起的血糖波动。
第4个回答  2021-05-25
这主要是因为高血糖的病人因为害怕血糖高,所以会选择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食物,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