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下雨早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就用不着扇子了。

2、二八月乱穿衣——二八月:农历二月和八月。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3、夏雨少秋霜早——夏天的雨水少,秋霜就来得早。

4、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这是农村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扩展资料: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7
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下雨早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来是什么意思?
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就用不着扇子了。
二八月乱穿衣——二八月:农历二月和八月。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夏雨少秋霜早——夏天的雨水少,秋霜就来得早。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这是农村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第2个回答  2020-08-16
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穿衣。下雨早秋双早八月来。雁门来。保佑了,燕归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