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档案——元宵节

如题所述

元宵节。

节日习俗——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宋代,当时明州 (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日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节日习俗——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节日习俗——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节日习俗——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耍龙灯在中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日习俗——踩高跷。

一种民间杂技踩高跷亦作“踩高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节日习俗——走百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 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散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节日习俗——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