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别说这9句话

如题所述

管教孩子时别说这9句话对孩子伤害甚远!

1.你怎么跟你爸/妈一样烦(懒)

在孩子面前贬损你的伴侣,其实就是在向孩子表达,你和伴侣之间关系并不融洽。

教育家张怡筠曾说过,对儿童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天地。

身为父母,爸妈要明白,给孩子最大的爱是父母之间彼此相爱。因此千万别再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半,更不要贴负面标签了。

2.你看看别人家孩子,你呢?!

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附加任何条件。诱惑则是,你要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给你情感。

亲子关系亦是如此。父母如果经常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意味着,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了我才会爱你。

这对孩子的安全感、自信的建立都是有害的。

3.别哭了!再哭就揍你一顿

父母绝对应该管教孩子的行为,但绝不该否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不当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他们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伤心而哭泣,你不应该斥责孩子不准哭、因为这对孩子来讲就意味着他们不准伤心难过,他们不应该有这种情绪,这是不对的。

但如果孩子总是用尖叫打滚打人等不恰当的方式表达,那么接下来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当他们有不舒服的情绪时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

4.你记住这次教训没?

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这次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因此而感到羞耻。

询问孩子有没有学到教训,意味着你不是在“教”,而是惩罚”孩子。

更好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下一次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以此来确保,孩子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5.妈妈/爸爸什么时候答应过你?

来听听孩子们听到这句话之后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爸爸/妈妈就是个大骗子,我再也不相信他们了!好,既然你们这样,那我以后也不会说到做到遵守诺言一点都不重要,我也不需要遵守我在爸妈心里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你小时候也经历过,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委屈、愤怒和难过。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不遵守承诺了。

6.今天做的还不错,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这么做呢?

千万不要把批评伪装成赞美!这种做法非常不真诚且无效。

因为孩子的观察力十分敏锐,他们能够从你的言行中看出你到底是真诚表扬,还是故意打着表扬的旗号在责备他以前没做好。

因此请一定要单纯且真诚地赞美孩子当下的积极行为即可。

7.你真是个烦人精!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烦人精、懒、笨、不听话、不自信.害羞等等,反而会驱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朝这些方向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结果发现,当权威人物对孩子有积极期望时,孩子的行为也会自主朝权威人物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权威。

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总是贴消极标签,而孩子又因为认知发展不成熟,无法辩证思考及反驳爸妈的观点,就会以为自己就是爸妈口中所说的笨小孩、懒小孩、烦人精,从而做出与爸妈的标签相符的行为。

8.你不准顶嘴!

控制型的父母常常会压制孩子,通过努力获得对孩子的控制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履行了养育的职责。

心理学者简·尼尔森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曾说到,控制型父母这种管教方式会让孩子们认为:

1)强权就是公理。

2)相信“为了得到你的爱,我不得不放弃我自己”。

3)逃避贡献,除非有外在的奖励。

4)为得到更大的奖励而试图操纵父母。

5)变得反叛或盲目顺从。

9.别让我再说第二遍?

爸妈经常重复说不准孩子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本来就是个不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跟孩子重复说你不会再说第二遍了,这更是一个坏习惯。因为唠叨就会让孩子觉他根本就不需要听第一遍指示。

更好的做法用这种句式:+警告”直接告诉“如果你......孩子,如果他第一次不遵守规则,那么后果就会是什么然后按照这个规则执行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