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由于固步自封,最终不可避免的落后,也因此清末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使得如今我们提起清朝是深恨之。清朝在承受它该承受的责骂的同时,同时也承受了很多它不该承受的责骂,比如说贝加尔湖在清朝被割让,这个“锅”本不该它背,但由于它也无可辩驳最后成为了它的大锅,但实际上这口锅真不该它来背,它如果可以说话大概会高呼“冤枉啊.......”。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第一大深的湖,也是欧亚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曾经“隶属”于中国。其实隶属这个词并不完整,只能说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曾在此活动,也由于离我国较近而被认为是我国的领土,但其实这块领土只是被我们短暂的使用过,并没有真正的派兵驻扎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说从纳入领土这方面来说没有确切的历史可以证明,可以证明的是我们北方少数民族曾经在那里活动过、生活过。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说,按照正式纳入版图并进行管理才算是我国的领土来说,贝加尔湖严格说来并不算我们的领土,可以说它的价值没有呈现出来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带。按照当时人的眼光很难足以统治者的目光钉在这片可有可无的土地上。
如果非要说贝加尔湖被清朝割让,那最可能的条约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据记载贝加尔湖最终确定不属于清朝是在尼布楚条约以及之后的几个条约中最终确定的。但是说割让却名不副实,因为贝加尔湖只能算是无主之地,所以可以说清朝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贝加尔湖的价值放弃了这块土地,而不能说清朝割让了,因为割让是对本国领土而言,但贝加尔湖委实算不上本国领土。自古以来定义版图应该是真正建立一套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并该地在管辖之下,显然贝加尔湖并不具备,所以说一直以来让清朝背负割让贝加尔湖的锅,这实在是冤枉了它。
这里引用百度号专栏作者沧海明忆时的文章《荣誉之结,〈尼布楚条约〉究竟是不是平等条约》中的陈述,来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本来是论述尼布楚条约的,但是无心插柳,在此很好地回答了贝加尔湖的历史问题。
荣誉之结,《尼布楚条约》究竟是不是平等条约
原创|发布:2018-08-19 11:16:56 更新:2018-08-19 11:16:56
《尼布楚条约》,俄称内尔金斯克条约,作为中俄两个签订的收割正式外交条约,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尼布楚条约》最具争议的,还有数其中的领土划分问题,在条约中,规定两国的领土边界,是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领土。
《尼布楚条约》,俄称内尔金斯克条约(Нерч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作为中俄两个签订的收割正式外交条约,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不过有趣的是,这个在中俄两国都算得上家喻户晓的边境划定领土的条约,在两国许多人眼中,都认为这时一个卖国的“割地”条约,那么《尼布楚条约》的边境划定究竟是否合理,为何这一纸条约,会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呢?
《尼布楚条约》拉丁语本
《尼布楚条约》最具争议的,还有数其中的领土划分问题,在条约中,规定两国的领土边界,是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领土。之所以常常被中国网友诟病,很大原因正在与这个条约,实际上承认了俄国势力对于贝加尔湖以东,包括尼布楚城在内,一直到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土地占领,同时也承认了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领土。刨除往上那些所谓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原属于中国的荒诞言论,实际上真正和当时大清政权沾边的领土,其实只有贝加尔湖地区到额尔古纳河这一地区。
俄国人在北亚的扩张
在17世纪,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的民族,数量最多的,是生活在北岸和南岸地区的蒙古布里亚特部,布里亚特部属于漠北蒙古喀尔喀部的一支,在大清尚未入主中原时,喀尔喀三部向清廷称臣纳贡,大清政权对这一地区的主权宣称也正在于此。不过有一个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康熙语准噶尔之间的战争开始前,大清对于蒙古的控制其实还是相当松散。尤其是在贝加尔湖地区的布里亚特部蒙古人,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脱离了喀尔喀部的控制,因此在俄国人到来之前,他们实质上早已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甚至于在一开始,布里亚特人还通过向俄国人纳贡,以此来获得武器与喀尔喀蒙古交战。因此在俄国对这一地区进行侵吞时,清廷是对此没有进行任何的干预。
今天的布里亚特部
布里亚特部的生活区域(深绿部分)
因此,在《尼布楚条约》中,承认俄国对于贝加尔湖地区的占领,实际上只是等于俄国人吞并了在清廷控制外的布里亚特部蒙古人的土地。不过这一地区的复杂程度还不止于此,清俄雅克萨之战爆发的另一个导火索,鄂伦春部首领钢特木尔投靠俄国,这一事件对于后来《尼布楚条约》的领土划分也带来了极大影响。
鄂伦春人意为“骑鹿者”,虽然鄂伦春人并不是蒙古人的一支,但是不仅深受蒙古人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不过最为关键的,是鄂伦春人分布极广,从库页岛中部向西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向南到今天内蒙古东北部,向北则一直到北极圈,都有这个民族或者这个民族分支的分布。在俄国控制了北部鄂伦春人之后,通过他们,开始向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鄂伦春人施加影响。实际上俄国在黑龙江流域的探索,并不是全都遭遇了强烈的抵抗,由于大清对于这一地区控制的薄弱,因此很多部族在俄国和大清之间摇摆不定,而俄国在占领尼布楚之后,能够通过该城为跳板,进入黑龙江流域修筑雅克萨城,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个摇摆不定。
雅克萨之战最终以大清的胜利而告终
因此在这基础上,清俄两国在东北亚北部的领土划分,实际上正是以当地部族的控制程度来作为依据。雅克萨之战真正的意义,实际上正是在于大清通过军事手段,将俄国人的影响力,从黑龙江流域剔出,并以此阻止了俄国继续向该地区的各个部族施加影响。而《尼布楚条约》的本质,其实也同样在于此,清俄两国在这一地区,此时都无法长期维持一个大规模的军事存在,因此想要统治这一地区,就必须依赖于当地部族的选择,因此对于清政府来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承认了那些已经脱离清廷控制,投靠俄国的部族以及他们土地归属俄国,但是在此基础上,但暂时杜绝了俄国进一步向黑龙江前进。但对于俄国来说,《尼布楚条约》也是同样,虽然他们失去了幸苦在黑龙江地区的影响力和支持他们的部族,但同时也避免了大清反向对已经臣服自己的一些部族继续施加影响。因此总的来说,这一条约,对于两国来说,其实都是有利有弊,毕竟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本就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