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提前多久开始准备好?怎么准备?

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国考和省考哪个好?

公考曾行测70+、申论80+、分享个人备考的经验心得。

公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自律的比拼,离开了学校的学习环境,面对社会上的嘈杂人事,没有绝对的自律怎么和那些公考大军(绝大多数水军)竞争,想要靠运气吗?

还有很多小伙伴,准备考了,总是在问,我来不来得及,我能不能考上,在这统一回复:

如果还没考,就没信心了,那必然水军无疑。每年有编制的考试很多,不仅仅国考,联考还有各个省市单独命题的考试,事业单位的考试,很多很多,如果你没成家,其实是可以去更为广阔的省市走一走的。比如:几个单独命题省份的薪资可以了解一下:浙江、江苏、广东、深圳,一些地方的公务员不仅可以让你稳定,亦相比其他地区的公务员,可以称的上富足(自动忽略当地房价)。

正式开聊:鸡汤再鲜美,都比不上你考上的香甜!

具体备考情况我会分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关于选择岗位

1、在招考简章公布的时候,都会有岗位表(excel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各个标准筛选,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符合自己条件的岗位,这样相对来说竞争少一些。

2、选择基层岗位,竞争会相对小些,要求也没那么高。坏处就是相比较而言乡镇事多,事杂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岗位挑选很多人都是符合条件的盲选!相对来说越是级别高的单位,它的要求往往高些,但是相对的得到的机会也多。

3、有不少考生问我,某某局某某岗忙不忙(都想找一个传说中喝茶看报的岗位),只能说没有累的单位,只有累的人,作为刚进单位的新鲜血液,你的流动必然多多为人民做贡献!

单单就以报考而言,如果有想去东南地区的打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某些省市不仅能让你安稳,还能让你富足!一年下来到手20+、30+的省市还是有的,当然房价你懂的!

二、关于扫盲教材

先做几套真题,熟悉一下题型和考试内容和难度。其实我是不推荐一上来就啃某公某图大本教材,建议选择一些优质视频进行学习,比如某笔的系统班。(获取公/重/号:小可爱考试)

当看完视频之后再去看书本教材这时效果会大大翻倍,毕竟有人带会比上来自己看书学的更快,效率更高!

教材可以用粉笔的《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如果你是本省单独命题的省份,建议你学完视频之后,再去找本省的往年习题练习。

三、关于巩固训练+分析总结

(行测篇)行测共五大模块:言语+判断+资料+数量+常识

行测专项训练抓自己的弱点,但是在训练弱项时也要分得清主次。一般情况下(90%以上的考生),数量模块能不能做,完全取决于你言语、推理、资料模块的做题速度,前面三个模块练习好了,速度提上来,可以考虑数量的学习。否则不建议先学数量(注意是“先”学),除非你数学基础底子超好的。

行测复习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我个人建议是放到最后,常识判断这个在平时积累,备考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在常识上性价比极低。数量关系则是因为比较难。

我把行测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人。新人先学习一下整个行测模块,有哪些题型。(看书只需要2-3天)然后开始做题,计时110分钟做一套真题,你就知道自己的初始水平。有复习经验的可以跳过这步。

第二阶段:言语、资料、判断正确率很低,离80%很远。这个阶段我建议就不用想别的了,除了找视频和资料拉通复习一下行测各模块并且做好笔记以外,刷题请着用粉笔app练重刷这三大块+间或做一下整套款。然后日常看人民日报+常识积累,每天15分钟就可以。听课的时候把基础知识学好。听不懂的记得重听,不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听课,那是自欺欺人。要带上脑子听课,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思考、学习,保证自己消化了所有知识点。

第三阶段:言语、资料、判断正确率基本达到80%。恭喜,一般达到这个水平,一个套卷就基本可以得70分左右了。这个阶段视频只是补充,需要每天大量刷题来强化,让自己的分数从险险上70到稳稳上70。(粉笔模考+自己套卷建议比较能够判断水平)

第四阶段:捡起数量和常识,继续刷题强化言语、资料、判断。在70分甚至75以上,如果不抓数量和常识,你会发现分已经很难提升了。三大块的学习也会在这个时候遇到瓶颈。这个阶段,三大块依然是不能放的,一是二天不练手生,二是不仅资料比较容易提升到90-100,言语和判断也有提升空间。但是可以考虑少做点三大块,多学习一下数量关系,做一做常识积累。

注意:常识现在考天考地考空气,啥都考,往往复习不到。

数量关系的提升如果数学不好提升也比较慢。

这两个模块只是帮你上75以上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选择放弃。

注:要重视错题中知识点的记录和分析:看多个讲师的行测视频课、每个模块总结自己的知识点框架笔记,模块刷题可以考虑粉笔题库纸质版或者行测5000题等纸质版。购买市面上的行测真题套卷(一定要有答案)+粉笔每周模考。

在做完一套全真模拟或者真题后,(注意要卡时间做题,控制在两个小时内)要把错题中的典型题提取出来,学会举一反三,把错题研究透彻,这时应该有一本错题本记录相应的知识点,每天都要回顾。(知识点框架笔记可不是错题集,错题集不仅浪费时间,自己做完了还不看)

剩下的就是刷题了,刷够行测10000题,在基础底子还ok的情况下能稳个70分。


(申论篇)

(1)重视申论:在公考的路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得申论者得公考.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我观察考生整体行测的成绩比较集中,提分难度高。大多数考生的行测成绩是在55-65之间,如果想在行测上有更高的提升和突破,怕是要经历一番寒彻骨,或许会有梅花点点香。

所以,想通过行测甩开对手,怕是很难做到了。如果我们行测保持在70分左右,其他精力用来学习申论,可谓胜算多多,分分钟拉开段位差距,秒虐对手。

(2)如何下手复习申论:先做一套申论真题感受一下,千万不要做模拟题做真题就够了。刚开始复习申论我基本上是找不到方向的,但是不断尝试以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可以把2011~2020年的真题卷拿过来,写了五遍。小题作文也写。然后把粉笔、中公的答案结合自己的做归纳总结(看真题答案不可只看一家,起码三家以上要多比较加上自己的想法)。真题非常科学严格的,越做越强大,还不会产生心理阴影…我是建议大家看网课学习做题方法和思路再去做题的,但是具体看哪家网课这个我也不好推荐,主要还是要适合自己,如果选择网课一定要去看看他们的公开课,看看他们的思路和做题方法适不适合自己,前提是你一定要有基础。(有基础方能判断他们讲的适不适合自己)(粉笔的网课持续更新,获取公众晧:小可爱考试)

(3)先精后多原则:精细化研究申论主要是从题干如何破题,不同材料如何找要点,以及不同题型应该如何作答这三个方面展开

备考资料准备:

备考过程中,各个阶段能用到的高效备考资料,无非是以下9种:

1、公考小白入门知识科普:可以让完全不了解公考的小白快速入门。
2、公考高分学习方法(行测+申论):包含针对不同人群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资料。
3、国考+省考真题及其参考答案:真题是公务员考试练习最重要的内容,里面涵盖了各省省考、市考、国考的真题及其参考答案。
4、行测高分技巧视频:里面涵盖了行测中的“推理”“资料”“言语”“数量”等行测视频,都是经过很多考友验证过的高质量视频。
5、申论高分技巧视频:里面重点讲解了,申论真题应该如何应用,从题干如何破题,不同材料如何找要点,及其找到要点之后如何逻辑作答。
6、80+申论经验技巧:重点介绍了,申论具体的一些方法技巧,配有例题讲解。
7、行测知识点框架笔记:行测知识点超级多,如果你的记忆力,不是大神级别的,可以参考做一个行测的知识点框架笔记,从而抵抗知识点的遗忘。
8、申论规范性词汇表达:现在纯事例材料特别多,如何将事例性的要点转变为书面性的表达尤为重要。
9、言语逻辑填空词语辨析知识积累:言语的逻辑填空,技巧只是一个方面,成语词语的辨析、积累。


以上资料我都整理好了,点击下面即可,肯定能节省你备考的时间,让复习更加高效!

(获取公/众晧:小可爱考试)精细化的研究申论之后,能够树立全面的申论思维,之后就是多刷题,多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无论是行测和申论,刷题都是必不可少的!

(4)关于申论大作文:如果想75+作文一定要写好。作文我觉得有两块:考前背诵积累几套完整的模板和考试仔细找材料。

第一、考前背诵积累模板:这是一个巨大的坑,也是一个捷径,目前市面上模板分为三种,一种是按照文化、生态、教育等等划分的段落模板,一种是各种金句模板,还有一种是万能模板。其中最后这种万能模板别出心裁,零另一个角度切入,不管你考哪个主题都能套的上。

第二、考试看材料:作文都和材料紧密相连,把材料读透了作文的立意才能准确;材料中的好例子,加工一下用在作文里很加分。我考试的时候例子很多都用的材料里的,但是都是自己加工。注意,不能照着抄原材料,要用自己的话给它加工表达出来,变成自己得东西。其次分论点学会多种方式,不要只会写如何做,分论点可以有多种形式。

公考路上更多的比的是谁更自律,更会学!公考相比高考更加具有挑战性,多少备考者的真实写照在下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送所有努力认真备考者一张图:

 

如有收获,烦劳耗费0.0001k的流量,点个赞同,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0
根据以往国考时间安排预计2019年国考报名将会在2018年10月中旬进行,笔试时间预计为11月底,目前留给大家的备考时间只有5个月左右了,因此考生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复习备考了。
备考公务员考试宜早不宜晚,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每年国考不乏裸考的人,或者复习就是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复习到哪,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建议大家根据备考时间长短,可以制定每天、每周、一个月的复习计划和目标,这样复习完上战场才有底气。
国考和省考哪个好?
✦从组织机构来说
地方各省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区别是由考试组织部门、招录单位和地域范围决定的。组织部门指从考录计划、考试到录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组织机构;招录单位指用人单位,即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地域范围指考试地点。
✦从考试本身来说
省考和国考在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和考试难度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就考试时间而言,国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11月下旬,面试时间在来年2-3月份。而各省省考时间则不相同,近年来参加联考的省份越来越多,2016年参加联考的地区已经增至25个,为历年之最。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均采用闭卷方式。就题型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相对稳定,省考则在国考的基础上略加创新,以体现本省特色,国考题目难度要相对大于省考。国考行测题量比省考多,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和考试真题。
✦从编制和福利待遇来说
通过省考和国考被录用的公务员,均属于“国家公务员”,均按照《公务员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录用后也有统一的薪酬体系。但因地域范围、部门(行业)类别及单位层级不同,薪酬及晋升空间会有所差异。
在地域上,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部门(行业)类别上,海关、金融、证券和财税系统工资和福利高于其它部门:
在晋升空间上,行政执法类和综合管理类人员因其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人员可以流动,可以跨地区、行业交流任职,而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如国税、海关系统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和调动。
每年公务员考试竞争都非常激烈,而且每年报考的人数都在上涨,公务员职位有着很大的魔力。无论考什么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如果你立志成为公务员,那么从现在开始你需要进入备考阶段了。
国考PK省考,看后再选择……
第一回合:报考难度
从报考难度上来说,国考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是门槛并不高,是面向全国的招录考试,全国各地的居民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能报考,没有户籍限制。
而省考主要是面对本省的人才招录,部分省区、部分职位都有户籍限制,但是几乎所有省份对应届毕业本科生没有户籍限制。
所以,报考难度方面:国考赢!
✦第二回合:考试时间
国考《行测》120分钟,实行试卷分类考试,省级以上135道题;地市级130道题。而省考大多数省份120题,一些省份100-110题;但是一些省份和国考题量相当,比如北京、江苏135道题;河北130题。单从题量上来比较国考较难。
国考《申论》180分钟,题量一般是5道主观题;而省考一般是150分钟,题量为4道,个别省份3道题。
第二轮考试题量上:省考赢!

✦第三回合:试卷难度
整体来说,国考比省考题量更大、难度更高。行测科目,国考相对较难,特别是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逻辑推理题目更难一些,言语理解部分差别不大。而申论科目,最后一题国考一般要求1000~1200字,而省考一般要求为800-1000字,2018年河北申论最后一题甚至要求不超过500字。另外国考对考生的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政策理解能力要求比省考更高。
但是,近年来省考的试题难度有向国考靠拢的趋势,很多省份都不发布考试大纲,直接采用国考大纲,一些省份笔试难度也在加大。
综合分析下来第三轮:省考赢!
✦第四回合:竞争程度
分析公务员考试难度时,竞争程度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就刚过去的2018国考和省考来对比一下:
国考2018年招录28533人,最终138万人通过报考审核,平均竞争比约48:1,而有些职位是千人争一,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而刚刚结束的2018年多省联考,今年总招考人数超过10万人,总报名人数超300万,平均考录比约30:1,与去年相比,公务员联考热度依然居高不下,甚至越来越激烈,例如今年贵州、云南、河北等省份竞争比都超过了国考。
总体对比分析第三轮:省考赢!
✦第五回合:面试难度
从进面比例来看,国考一般职位是3:1进面,而中央党群机关及国家行政机关主要采取5:1进面的形式。而省考一般也是1比3进面,部分省份进面比例1:2。
从面试成绩占比来看,国考一般职位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而省考大多数地区面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0%,或者更少(也有部分省份和国考一样)。总体上分析,国考占比较大,难度更高。
从面试内容看,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都是全民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政策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考生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总体对比分析第五轮:难度不分上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国考比省考竞争更激烈,考上的难度更大。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省考比国考更容易考,还是要具体职位具体分析了。
另一方面,国考和省考的考试时间并不冲突,同学们可以两个考试都去准备,多一次机会,多一份胜算。
总之,不要纠结国考还是省考哪个更容易了,提早规划备考才是最重要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6

已成功上岸两年,为了感谢帮助过我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行测》备考经验:

一句话刷真题,做错题总结

图片来自MindMaster导图社区,谢绝转载

刷真题的目的:

了解题型

真正弄懂错题背后的知识点

形成知识框架,做到举一反三!

第3个回答  2019-11-20
最低也要一个月。如果想得高分,就要长时间备考。
学习行测和申论所有的考点和技巧,需要70小时左右,这是按照培训班授课时间计算来的。如果每天学习7个小时,再用剩余时间消化,需要10天能学完。
然后拿出10天做专项题库,主要是练习如何判断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最后10天限时做真题套卷,检测自己的水平,算出分数和每个模块的正确率,利用剩余时间查缺补漏,填补弱项,直到考试为止。
我们通过这个备考方案会发现,每一个学习步骤都很赶,考试时无法保证能考高分,行测和申论的分数60左右,分数不算低但也不算高,想进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或者进面名次也不靠前(岗位冷门分数低除外)。主要原因就在于时间太少,备考不充分。
所以建议您长时间备考,不要急于求成,以坚持复习为主。
第4个回答  2018-08-10
1、国考、省考都要去考,考上任何一个都行;
2、准备时间,最好3个月以上为宜,准备半年以上的不在少数;
3、看书,做题,总结,做题,再做题;有条件的可以参加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