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读懂“全域旅游”

如题所述

智慧旅游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自身也在不断的演化和进化。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智慧旅游的演变过程。2009年国家将旅游业作为消费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投资、出口并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此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为了保障旅游业良性发展、净化旅游市场空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旅游法》和地方法规,规范了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2014年由于旅游行业自身发展中对高效、快捷的服务体验的需要,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同时伴随着“互联网+”行动浪潮的兴起,“智慧旅游”开始向“互联网+旅游”方向进行演变,此时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理念初步形成。2015年随着旅游产业带动性的凸显,大家意识到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随即提出了“旅游+”的概念,“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水利”等一系列概念被提出。2016年随着“旅游+”的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带动性被不断实践所验证,一场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增长的“运动”到来,“全域旅游”诞生。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确定了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国家出台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导则”,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其中旅游业智慧化建设为其中重点建设内容。2018年“美丽中国-全域旅游年”的推出,将“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向了全国。2019年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等办法的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入了评定验收阶段,其中智慧旅游建设占68分,还有部分内容为一票否决项。智慧旅游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9年“旅游信息化起步与探索阶段”2010-2020年“旅游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钻石十年)”,时间阶段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的发展。2010年之后互联网普遍的应用,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把智慧旅游推上了“快车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0
“全域旅游”火爆
近两年“全域旅游”的概念非常火爆,生动道出了经济新形势下大家对于旅游需求的提档升级。所谓全域旅游,就是指旅游业不能单一发展或孤立发展,而是要充分合理规划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并有效和其他产业融合,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产品,满足游客的全方位需求。
现如今“全域旅游”已经被连续两年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拆掉景点景区“围墙”,全面放提升旅游体验,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
“全域旅游”优势
解决农村地区空心化
从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来说,年轻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在农村地区从事传统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既然农业生产本身增值空间有限,倒不如转而尝试通过休闲农业的方式把剩余劳动力集合起来抱团取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空心化、无人种地的问题。
激发环保意识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而城里人对乡村最感兴趣的地方恰恰是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消闲体验,所以办好农家乐和休闲农业也是在对农村百姓形成一种倒逼的压力,让市场的手去激发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
全域旅游时代,固然要打破城乡之间的藩篱,甚至要打破景区与非景区之间的壁垒,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中来。但与此同时,农村公共设施环节中的不足更要及时弥补,少一些土气与匠气,多一些现代感与舒适感,这样的旅游体验才会打动远道而来的城里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