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一定是好事吗

如题所述

保研肯定是个好事。

保研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其实就是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意思,考生不用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参加每年12月的统考。

不同的院校要求不一,不过一般都是在每年的3月到9月之间,学生可以进行保研的申请。顺利过关的学生,只需要再参加院校的单独考核,通过之后就算是准研究生身份了,之后就可以等着入学了。

保研的优势。

1、录取机会较多。

保研大致有夏令营、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三个时间段,相对于考研而言录取率要高很多。其中夏令营阶段和九月推免是多数保研人的主战场,很多保研生都会选择所谓“海投”的方式投递简历,只要符合条件,都有投递申请的机会。

同时,参加保研的过程中也可以参加多个夏令营,大多数的保研党最终都是手握多份“offer”,最终选择最为心仪的学校。考研则不同,受考研报名的限制,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也只能进行一次考试,也就是说无论你考多高的分,只有考上和落榜两种结果,一旦在考试中失利,只能选择来年再战了。

2、准备工作比较轻松。

保研党虽然为了拿到保研名额需要进行长达三年的努力,但是却可以在大四最后一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了。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趁此机会去实习,去完善工作技能,还可以提前接触导师,开始学习接下来的学术内容学习;而考研党只能在最后一年蛰伏于传统的考试制度,努力备考咯。

3、保研同学有更多的选择权。

保研同学在参加理想高校的夏令营时,能更早的接触到理想高校的老师,就能优先联系导师,优先确定研究方向。

保研一般在十月份基本就成定局了,比考研同学足足提早了进半年之久,这半年的时间保研党可以对所学专业和目标院校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心仪导师,提前联系导师。尤其是有些热门方向的导师,每年也会预留名额给优秀的保研同学。因此,保研党一般都能选到心仪的“大拿”导师。

4、尽早地投入未来课题组和导师的科研工作中

保研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处理各种问题会更加得心应手。保研学生是第一批录取的研究生,所以可选择导师和课题方向范围很大。很多保研生大四就已经开始协助老师做项目了,因此能够很好的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

5、保研过程可控,风险更小

保研更看重综合素质。相较与考研而言,保研需要关注你所在专业三年的综合成绩。如果修读的某一科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个学期的成绩不理想(前提是没有挂科),都是可以通过其他课程来弥补的,因此每一门专业课占的权重不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