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十三个城门的名字?

如题所述

南京城墙是世界著名的古城墙之一,其长度曾居世界首位。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后,建立了应天府,并至正二十六年下令改筑应天府城。洪武四年(1371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又历时21年,新城竣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下令建造了长约60公里的廓城。明代京师城垣分为外城、应天府城和皇城三重,但外城和皇城已毁,仅存城门地名。
一、正阳门
作为都城南面的正门,正阳门与明皇城的洪武门、承天门、奉天门等门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是守卫皇城的要塞。1931年改为光华门。1937年,日寇重炮轰击、飞机轰炸,城门坍塌。1958年拆除。
二、通济门
通济门是城下的主要通道,设有四级门券和瓮城,建筑宏伟。门外有九龙桥和东水关,位于秦淮河与明城濠的合流处。1958年拆除。
三、聚宝门
聚宝门原为南唐都城南大门,历经扩建,宋代创建了瓮城和券门。因民间传说朱元璋曾借聚宝盆,故得名。实际上,聚宝门因正对聚宝山(雨花台)而得名。该门连通商业大道,设有四级门券和三道瓮城,藏兵洞可容纳五六千人。1928年改名为中华门,1931年计划改筑城门,但未成功。
四、三山门
三山门原为宋元时期的城门,明代重建时因其正对城外的三山而得名。清代改称水西门。该门为西出要道,连通商业繁荣的地区,城下设有四级门券,右边是西水关。
五、石城门
石城门位于石头城附近,因此得名。路面铺设“监石”,清代八卦洲的柴薪由此运入城,监石因此被碾碎。该门也被称为汉西门或旱西门,现存的券门有两个。
六、清凉门
清凉门位于清凉山西麓的石头城侧,因此得名。由于面临秦淮河,也被称为清江门。清代时被堵塞,后毁坏。
七、定淮门
定淮门原名为淮远门,因秦淮河在此处入江,经常泛滥成灾,为镇秦淮河而改名。清道光二十二年淤塞后废弃。
八、仪凤门
仪凤门是明清时期出入长江的必经之路。太平天国时期,林凤祥曾挖掘地道炸开仪凤门城墙。1928年改称兴中门,1958年拆毁。
九、钟阜门
钟阜门位于狮子山岗,是明代都城北面西头的第一门,因门朝东而俗称小东门。清代时被堵塞,后拆毁。
十、金川门
金川门因金川河支流经过而得名,依山控江,形势险要。明叛将李景隆开门献城,朱棣的“靖难之师”由此入城。清代堵塞此门,后毁坏。
十一、神策门
神策门是军事防守要地,有两条券门。顺治时,郑成功17万大军攻城时,中了守城清将的缓兵之计,最终被击败。1928年改称和平门,现存的瓮城券门各一,谯楼一座,2002年修复开放。
十二、太平门
太平门位置重要,可扼要钟山,控制北郊。太平天国时期,在此筑有天堡城和地堡城。1928年曾改名为自由门,后毁坏。
十三、朝阳门
朝阳门是明代都城的东门,通往孝陵的主要道路。因位于皇家禁区,城门常闭。清代故宫改为驻防城,较为冷落。1928年改称中山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