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如题所述

1,遇到人身安全问题时,冷静为前提;\x0d\x0a遇事冷静,判断清楚安全问题的所在,有时候无法亲身判断时,也不要太过紧张,别人的紧张是因为情绪不稳定,对具体安全情况的了解,就可以更安全的保护自己,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遇到突发的群体性安全事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手拿硬物并及时走开并报警即可,如果遇到房子倒了如果知道问题,只要稍离房子远点即可。\x0d\x0a2,及时的报警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x0d\x0a遇到安全事故后,冷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果断的采取自我保护!不可避免时也得出手!这世界的自然法则是弱肉强食!有时候假装得强大点,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x0d\x0a4,勇敢的保护自己\x0d\x0a在危险面前,不搏就没机会了,搏一搏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为了争取机会,请允许自己勇敢一点。\x0d\x0a5,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伤害自己\x0d\x0a这样的事情真多,比如跳楼,轻生的人越来越多,奈何,生命珍贵,请珍惜,人活着有时候也要为了自己!还有就是那些心情不好的人,干嘛为了心情不好伤害自己呢,一点愉快就自残,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6
安全意识就是人脑对生活、生产等活动中安全观念的反映。

人要有安全的意识, 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安全。对电力企业来讲,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提高电业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安全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视安全为需要,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因人的知识水平、实际经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结构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向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

其中安全则被列为基本的需要,是人对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

2 学习规程和安全技术,增加安全理性意识
学习规程和电 力安全技术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电力职工应学习的规程包括《安规》、《运规》、《调规》及各种现场规程,还要不断地了解、熟悉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各单位、班组要认真地定期开展规程学习和考试制度,才能实现安全意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只有通过学习,积累、提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才会被释放、激发。而且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感觉、知觉,使表象不断上升为概念、判断、推理,并运用逻辑的、理智化的思维活动,将安全 意识形成系统化、体系化、高度自觉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这就是安全的理性意识。安全理性意识的形成不仅能使职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还能反映安全生产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能超前反映安全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这种理性意识能积极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方向,为避免事故和差错奠定良好的心理预控思想。

3 认真开展安全活动,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活动”是在安全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为班组成员提供了安全思想、信息、技术、措施的交流场所。也就是说认真开展“安全活动”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安全活动的重要一点就是语言、思想的交流,所以要求参加者发言,说出自己内心的认识、感知和印象是安全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安全活动中,通过大家的语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判断把个人心理的感性认识最终转变为提高安全意识的推动力。

安全活动需要认真组织、合理安排,不能流于形式、降低质量。要定期开展,形成制度,使参加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活动不断得到巩固、强化。

安全活动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如对事故的处理,应做到“举一反三”,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方法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开启每个人安全意识中的预见性和反思性,使安全意识的深度、广度得到发展,让安全意识的积极能动性得以发挥。

4 “班前会”不容忽视,潜意识能为安全行为护航

“班前会”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提高安全意识来讲,“班前会”开得好还能产生“定势现象”。如在某一项检修工作前认真开好“班前会”,对工作任务、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分工安排做细致、合理、科学严谨的交待,那么此项工作一定能安全、顺利地完成。这是一种未被职工自觉意识到的 意识活动,也就是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所发出的能量不容忽视,它能为安全行为保驾护航。经常地运用和开发潜意识会使其向显意识转化。

5 严肃考核习惯性违章,消除安全经验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意识是人类意识的特殊结构,它由以往的生活经验、日常常识和朴素的感性知识构成,很显然,安全意识中也包括这种经验意识。而且正是经验意识的左右,使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只有通过严肃考核习惯性违章和不断学习才能消除它的影响。另一方面,严肃考核习惯性违章也将逐步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安全氛围。

从职工对安全管理的态度来分析,其过程为: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服从,即指个人为避免惩罚而按照要求、规范采取的表面行为。

这说明新工人对规程、管理制度刚开始的执行只是表面服从,然后才会受班组中其他人的思想行为的同化,最终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规章和制度。这说明严肃的奖罚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对安全的态度和意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6

开车一定要看这里

第3个回答  2020-07-29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