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日本古代建筑是国人建造的?

如题所述

从一开始日本就没有铺作层的概念,梁架和中国差异越来越大。至于后来的桔木和小屋组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式建筑的架构。不论外观还是内部,日本建筑没有一样可以称之为继承唐代建筑——别说有人字栱就是唐风,谁家唐风屋顶那么高。任何抱着日本正统论的人,都毫无疑问的缺乏营造法常识。
日本方塔,塔心柱接地,不可登临,无平坐
木塔,塔心柱不接地,可登临,有平坐
佛光寺架构和外观,注意铺作层和八架椽
不同时期的唐招提寺金堂,注意四架椽和不完整的铺作层。所以说没错看见有人说日本建筑如何正统,我都这个表情
补充一下,个人并不觉得探讨中日古建筑技术高低,谁更漂亮有什么意义。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审美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今天所见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当时工匠的别出心裁和时代主流审美的结合。学习古建筑的意义不在于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服务,而是为了吸收借鉴古人的经验和理念,让我们今天的现代建筑能够不断进步。再补充,评论中有人问中国有没有唐构,我列举一下现存的几座: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广仁王庙大殿(存疑) 芮城天台庵(一层为唐构二层复建)开元寺钟楼莫高窟忘了几号的窟檐(存疑,官方断定北宋)布村玉皇庙(同上)青莲寺藏经阁另,唐及更古的砖石塔留存不少,如开元寺塔
首先说下,提问“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古建筑的差异有哪些”,我觉得最好不要用中国一个时代的建筑和日本所有的建筑来对比,我经常能听到来日本旅游的人和我说“你看中国唐代的建筑基本都在京都保留下来了”,且不说唐代建筑是不是真的“高于”元宋明清,单纯说这个谣言,都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况且日本建筑也随着时代变迁和本身的土壤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
不废话了就这个问题来简单对比下中日建筑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异同吧。(我会列举一些日语的专有名词,对日语感兴趣的可以记一下。)首先要说的一点是,中国建筑和日本建筑的源头其实也有点类似,不过这两个文明的体量和生产方式确实相差过于悬殊,这也导致了我们已经进入战国晚期的时候,日本才刚刚从勉强算是新石器时代的“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进入到有一定规模农耕文明的“弥生时代(やよいじだい)”,就算这个转变也是一群朝鲜半岛的渡来人带去的,我们看一下那个时候日本的建筑。
日本的“登吕遗迹(とろいせき)”出现的图 日本的“登吕遗迹(とろいせき)”出现的“竖穴式住居”(たてあなしきじゅうきょ)。
其实这玩意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有很多这玩意,不过半坡距离现在得有6000年以上了,这个登吕遗迹可是1世纪时候的东西,大约的概念就是,这个时候都过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汉武帝都死了100年了,他们还在住这个。当然了,这种建筑模式在海洋性的季风气候,夏天潮湿多雨冬天多暴雪的日本其实并不合适,所以说房顶修的非常陡峭,并且还要在最上面的部分“飞”出两个犄角,这种形态其实是深深的影响到了后来日本的建筑的。
提到这种建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建筑所用的茅草的屋顶,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民居甚至神社的重要特征,日本叫这个玩意“茅葺”(かやぶき),而这个茅葺可以说是日本四大屋顶材料之一,顺便说下日本人叫屋顶“屋根”(やね)。
京都附近的“茅屋村”(茅葺きの里),日本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居甚至仪式用建筑都是这个风格,甚至持续到明治维新,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大脑袋,这个对日本建筑影响是很深的。图 京都附近的“茅屋村”(茅葺きの里),日本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居甚至仪式用建筑都是这个风格,甚至持续到明治维新,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大脑袋,这个对日本建筑影响是很深的。不过在那个时代,比较富裕的阶级可就不是住这种玩意了,按照考古来说,虽然平民多是半地穴,但是那个时代另一个常见的房屋架构,也是一直影响日本建筑的。追问

这个我知道,日本现在的那边建筑只是外表看上去像唐朝的,但内部已经完全不成样子了,

包括哪些

日本古代建筑内部也被改的面目全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9
唐招提寺。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