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保护牙齿?

如题所述

保护牙齿的方法

1、每天必做的保养功课,有效刷牙

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

牙刷

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的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刷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电动牙刷也是不错的选择,其高速旋转产生的轻微振动,不仅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也有按摩效果。

牙膏

为了预防蛀牙,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防蛀牙膏,配方中含有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齿表面的游离氟成分,牙齿发生裂纹的地方特别容易吸收游离氟,因此游离氟能起到定向修复的作用,有效修补破损的牙釉质,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

3、多吃“爱牙食品”

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4、洗牙不能少

利用超声洁治等手段及时清洗口腔内的牙菌斑、牙结石就是人们所说的“洗牙”,它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因为牙齿在彻底清刷后的数小时内即可有新的菌株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方法不够正确,牙齿表面就会有大量菌斑积聚,特别是牙刷刷不到的部位,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如果牙齿表面有牙菌斑、牙结石,而又没能及时消除,就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6
保护牙齿要从日常做起,我们平常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保持口腔健康:
1、健康饮食:频繁摄入过多含糖食品或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齿、牙齿敏感等症状。日常应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
2、饭后漱口:进食后嘴里会残留食物残渣,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助长口腔内的细菌滋生,从而引起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饭后漱口不仅可以清除食物残渣,还能清新口气。
3、早晚刷牙,尤其睡前刷牙十分重要。
4、正确刷牙:按照水平震颤拂刷法刷牙。
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一、先将刷头放于后牙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上牙向上,下牙向下,与牙齿大约呈45°角,轻微加压,前后颤动10次左右,然后将牙刷向牙面转动,上下拂刷。
二、按照上述方法,每次颤动约刷2-3颗牙,刷牙范围应有所重叠。
三、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牙龈边缘,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
四、刷牙齿的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离来回刷。
5、使用牙线:牙线可以辅助清理牙牙缝。

6、定期洁牙:每年洁牙一到二次。
第2个回答  2019-12-05
保护牙齿首先要注意牙齿的卫生健康状况,至少一天要早、晚刷牙2次,每次至少3分钟,而且刷牙的时候要每个面都刷到。可能大家对牙齿刷到每个面不是很清楚,大家看到的叫唇侧、唇面,吃东西的那一侧叫咬合面,看不到的口腔内侧叫舌侧面或者叫腭侧面,这几面都要刷到,不是只刷看的到牙齿的一面。其次要定期看牙医,至少每半年或者一年看一次牙医,因为每半年到一年就诊,可以处理潜在的、早期的牙齿龋坏。这时治疗牙齿花的时间少,花的经费也少,预后也叫好。另外生活中吃硬东西要注意,不要经常咀嚼硬东西,要保护牙齿。有些年轻人喝啤酒时,用牙齿开啤酒瓶盖,可能造成牙齿破裂。所以要保护好牙齿,及时做清洁,不让它负荷过重,出了问题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够让牙齿达到应有的使用年限。一般有个目标叫8020,就是到了80岁还有20颗自己原来的牙齿。
第3个回答  2019-12-05
牙齿是口腔的重要器官,不但需负责辅助发音还需咀嚼食物,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保护牙齿健康首先需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如经典的巴氏刷牙法。巴氏刷牙法简单易学,通常使用牙刷从牙龈向牙冠方向轻柔擦拭,一颗牙齿频率大约10次,同时可使用牙线。牙刷与牙线基本覆盖牙齿各个面,从而使牙菌斑和龋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饮食方面需注意平时要少吃较硬的食物,如榛子、花生。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因为其可造成牙齿重度磨耗或龋病,从而缩短牙齿使用寿命,注意饭后漱口。
第4个回答  2019-12-05
如果是儿童的话。
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止蛀牙产生,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勤刷牙的习惯,定期带孩子去牙科做检查。

要保护孩子牙齿,尽量不要让孩子吃甜食,也不要给孩子吃坚硬难咀嚼的食物。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刷牙,不要只是走个过程。若是发现孩子牙齿有不适症状出现,要及早去牙科做检查,不能等孩子喊疼再去医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