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如题所述

在农村往往一家办喜事,会通知全村的人,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感情深厚。随礼200元全家人一起去吃饭是平常现象,主家也非常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1、沾沾喜气获得幸福

这是一个愉快的事件。在农村,男人越来越多,女人越来越少,有些女孩出去工作结婚。结婚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结婚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怎么说也得“风风光光”才能举办婚宴、庆祝,还要招待邻居。农村地区,只要任何一户人家办喜事,邻居都会去帮忙,摆桌椅,洗碗,至少要花两天时间。

2、还人情

不管谁愿意来吃饭,这都是礼尚往来的事情。有些人把“份子钱”称为“无息贷款”。这个家庭今天有事,你交了份子钱。将来,如果你的家人有事,他会把钱还给你。当你参加别人的婚宴时,当你的家里有喜事,他们也会都来帮忙。这在农村地区已经很普遍了,人越多,这表明这个家庭很受欢迎,主人很乐意花更多的钱。这也是农村人互相帮助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农村人民简单、诚实、人道的质朴特点。

3、仪式感的重要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人们不再害怕多几张桌子,钱多少也不重要,但仪式仍在进行。如果把桌子摆好,但没人来吃,这是最尴尬的。一位母亲80岁生日,五兄弟组织了50张桌子。但是许多远亲和邻居都没有去,15张桌子也没有满。一家人都很难受,一种不被重视的丢人感觉。

现在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不在乎几百块钱的多少,更注重的是人们参加婚宴的喜庆气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我觉得这个是因为农村吃饭成本也不会很多,来吃是送个祝福。
第2个回答  2019-12-24
因为二百块钱其实也是挺多了,至少表面上是高兴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4
这个是因为对于农村办喜事的时候,大家更加看重的是气氛。
第4个回答  2020-09-18

一到了年底,农村里办喜事的就扎堆了,这样关于农村办酒席的话题也就多了。近几天,农夫也看到有些人在议论农村办酒席的怪相,说的是有的人随礼一两百块钱,然后全家人都去吃酒席,这样主家不是要“亏本”吗?为什么有些主家还很高兴呢?对于这种现象,一些年轻人,或者是城里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那肯定都知道其中的“猫腻”的,我们来听听村里70多岁的老农对此的看法。

老王头今年有70多岁了,前几年刚刚办了70岁的大寿。不仅邀请了所有的亲戚,而且村里很多的老人也悉数都来了。因为在农村里70岁算得上是高寿了,而在农夫的家乡这边,老人过寿都是逢十才过。像60岁、70岁、80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子女也会帮老人办酒席、过大寿。对于客人随礼200元,全家人带来吃酒席,这事老王头却是很高兴的,因为老人家有着自己的想法。

首先,农村里办酒席就是图个热闹。在农村里一般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才办酒席的,而红喜事的话则主要是老人过大寿、子女结婚,或者是家中乔迁,而近些年如果子女考上了大学也是会举办酒席的。白喜事,那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天。而在办酒席的时候,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尤其是红喜事,就是要让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庆祝。因此自然是来人越多就越热闹了。只要把所有前来的人招呼好了,把喜事办得热闹,那即便是自己亏一点,也是无所谓的。因为在农村里,大家都是很在乎声誉的,都想要被人称赞,而不想办个喜事,还被人说闲话。

其次,办酒席时主人家并不在意礼金多少。虽然近些年,农村里办酒席的时候随礼的金额是有所上涨了,一般都是要一百起步了,关系好一点的普遍都是两百,而血缘关系亲近的,走得比较亲密的那就是四五百了,甚至还有些上千元。但是,在农村里办酒席随礼,只要在正常范围以内,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随礼这个是礼尚往来,别人来得多,你去得也多,并不是说只收不进的。何况还有一点,在农村里绝大多数人家办酒席都不是为了挣钱的,不能说亏钱了就不办,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想着办酒席来敛财。

最后,全家去吃的多数是关系好的亲戚。老王头说,像关系一般的朋友、村里人,是很少全家去吃的。而一家人来参加酒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亲戚。而亲戚之间一起来,这样不仅显得重视,而且还顺带走了亲戚。让主人家看到他们一家人都来了,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在农村里走亲戚,都是很喜欢带着小孩子一起来的,这样人多也是非常热闹的。在农夫所在的村里,有些人家里办酒席了,还会特意邀请亲朋好友们一家大小全部到访,有的人没来,甚至还会开车去接他们一起过来。这一点农夫就感觉非常好。

其实,现在农村里办酒席,多数的目的还是为了热闹,而要想热闹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在农村里办酒席,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里做,场地大,再多的人也能坐得下,而且办酒席的成本也要相对低一些,多几个人也多不了多少钱。所以客人随礼200,全家人都去吃,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也是农村人情味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