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公式:生=死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就像硬币的字面和背面,但都是硬币,人的手分手心手背,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只看到了生死的两面性,但是却忽略了生死的统一性。
生和死都是生命的运动状态。人是身体和灵魂的统一体,死是身体的死,死而不亡是灵魂的的永生,这里的灵魂不是迷信意义上的,而是指人的思想。
所以,生不过是有躯体的生,而死却是没有躯体的生。生和死的本质都是生,只不过是生的一阴一阳两种形式。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以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来获得永生,道家以羽化升仙获得永生,老子提出“死而不亡者寿”,实际上指的都是精神不死,长久存在于人们心中。
2、第二个公式:生>死
生大于死,这是我们一般人都很容易理解的。人就是要活着,没有了健康,没有生命,不活着,一切的理想都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死,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身体。
一是因为身体是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爱惜自己身体就是对父母的不孝。二是警醒我们,在现代社会压力大,国民健康堪忧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现在很多年轻人猝死,很多过去的老年病都年轻化,这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第三个公式:生<死
生小于死指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拓宽自己的人生宽度。古语说“争一时不如争千秋”说的就是生小于死的道理。有的人因为在有生之年,做出了很多实事,但当时没有被认识到,他的名声、声誉是在后世被拔高的。这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儒家鼻祖孔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信息:
正如曾仕强老先生所说:人生其实就是这个三个生死公式,觉悟的人,充分的看透生死的人,会以“生>死”的功能,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产生“生<死”的效果,恒久地达成“生=死”的自由自在。
人无论贫富贵贱,最终的结局皆是殊途同归,最重要的是享受生命的过程,这是曾老的生死公式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