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孩子的小学时期是养成的教育,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初中的孩子,学习心态决定一切,不管小学时期成绩如何的好,初中阶段心态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求学之路的失败。尤其在初一这个过渡的时期,原来学习好的心态不好败下阵来,成绩不好心态很好成为后起之秀,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在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备借鉴。 


1


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地学习


(1)应该培养孩子自觉地学习,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觉地预习,复习,这样的学生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长此以往,与那些能够自觉学习的同学,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等家长发现孩子差距的时候,一般就很难赶上了,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的时候,孩子都不能让自己努力自觉的学习,当出现了差距,孩子的畏难情绪就会变成隐形的,只说不做,这样的心态,表面看很努力,实际不出效果,请普通家教只辅导功课不能解决心态问题,只能是事倍功半。


(2)让孩子要有计划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学得好的部分,学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地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让孩子最好能够早点找一本中考考纲,了解将来考试的范围和难度,好对症下药,有所侧重。


2

思想不能松懈,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队

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孩子,进入初中后,以为考入中学,甚至考入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这就大错特错了!等进入中考的时候,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成绩还不如普通班的。


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得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孩子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3


摒弃小学不好的习惯,养成认真、踏实的习惯


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原因是,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会做,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1). 似 懂非懂。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孩子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有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就是考试不会)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这样的同学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我们机构调整这样孩子的心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过渡!


(2). 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孩子老是做错题,这种马虎在小学时,大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小学,马虎一点,还是不能影响到你在班里的排名。而到了重点中学,尤其是实验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特别聪明但很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4

“不会就问”不一定就是个好习惯


不会当然要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表面上看这是对的。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一道题目,一个技巧,只有自己亲自弄懂,独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请教得到的知识,我们只是得到了知识本身,但并不一定了解如何运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还是很难解得出。所以,这里我还是希望家长要明白:中学的孩子面对一道难题,首先,要刻苦地独立思考,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争取自己解出来。这是最好的,最有收获的。但如果实在解不出再向别人请教,孩子的心态就会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请教时很注意别人是怎样思考,运用技巧的,而不是仅仅关心答案。


5

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成绩不管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或是与同学、老师之间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问题,首先要让孩子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多从自己方面和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有一些孩子为了自尊心,逃避问题,不愿意把问题拿出来与别人沟通。这样做并不能保护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保护自尊心,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成绩提高了才是硬道理,有了成绩才会真正获得认可和尊重。


总之,初中的三年是关键的三年,初一是初中和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我历经十多年的教育深深的感觉到,一旦初二或以后出现了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不是简单的教育了,而是艰难的矫正!这时期的风险,家长不愿意承担,老师或机构更不敢承担,最终受害的是我们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好初一的重要性

一、我的烦恼

初一,是小初衔接期,是人生的一个“紧要处”,能否顺利度过,关乎孩子的前途与发展。几乎每位升入初一的同学都认识到了上好初一年级的重要性,他们会暗下功夫,一定要在新环境里从零开始,好好努力:小学优秀的同学,决心在中学仍然走在队伍前列;成绩中等的同学也暗暗努力,争取做个优等生;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深信自己的潜力,发誓要打个翻身仗。

然而,许多雄心壮志的同学,在上了中学一两个月,就开始陷入“三难”局面,即心理上难以承受、知识上难以掌握、生活上难以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同学下的决心大而空,只知道说“到中学要好好的”,可是思考不细致,行动没标准,稀里糊涂地过日子,结果不但不是“好好的”,反而是“坏坏的”。

因此,要顺利度过小初衔接期,上好初一年级,就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决心上,要充分认识上好初一的重要性。

二、成长故事

初中不同于小学,最大的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内容加深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许多初一新生感觉手足无措,生出种种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那么,面对陌生环境,应该如何适应呢?下面是一个初一新生在新学期遇到的问题,希望看完之后,对即将迈入初一的学生和家长有所帮助,能够从容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12岁的阳阳开心地背起小书包,一蹦一跳上学去了。一大早,他拒绝了爸爸妈妈的“护送”,“我现在是初中生了!”阳阳显得理直气壮。可是,阳阳没想到,第一天他就会“问题”百出,“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呢?”他的小脑瓜里装满了问号。这也是许多初中新生常出现的现象。
据了解,一些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科增多,学习独立性要求的增强,部分进入初中的小学生开始会感到不适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回过神”来。下面是一些新中学生不适应初中生活的烦恼故事,他们的经历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借鉴。

不适应之行为习惯篇——上课时间不准上厕所
进入校门,一看见白色的礼仪线,阳阳立即立正,然后像以前一样,毕恭毕敬地给老师鞠了一躬,“老师早!”原以为老师一定要大大表扬他一番,没想到,老师摇摇头纠正阳阳,“以后进学校,不用鞠躬,只要行队礼就好了。”阳阳乖乖地点点头。
课上到一半,状况又一次发生了,“老师,我要上厕所!”阳阳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新老师皱起了眉头,“以后尽量不要在上课时上厕所!你已经是初中生了!”严肃的表情让阳阳有点害怕。以前,上课上厕所都是被欣然允许的,而且还可以随意喝水。现在,这种小要求都要受到限制,阳阳有点郁闷。
终于到了课间休息时间了,阳阳和小伙伴们“轰”得冲出教室,像撒欢的小鹿,做游戏、唱歌、打闹,走廊里顿时炸开了锅。“不准在走廊奔跑!没有一点学生样子!”阳阳突然感觉衣领被拎了起来,下课疯惯了的他被老师逮了个正着。“怎么规矩这么多啊,初中生真麻烦!”一回家,阳阳就嚷嚷开了,开学的兴奋被一扫而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9

初中的孩子,学习心态决定一切,不管小学时期成绩如何的好,初中阶段心态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求学之路的失败。尤其在初一这个过渡的时期,原来学习好的心态不好败下阵来,成绩不好心态很好成为后起之秀。

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得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


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孩子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第3个回答  2020-11-26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听完这句话,我就告诉大家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呢?所以咱们今天讲的主题就是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初二两极分化"的问题。

一、建立正确的初中学习观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学习观,家长会说,正确的学习观?难道原来的学习观不对啊?我们说,在不同阶段就要用不同的方式,举个例子,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通过信件来传达情感,80年代会通过电子邮件,到了90年代可能就有网页版QQ,2002年有手机QQ,到现在大家手机相信都有微信了吧。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我们需要的工具就会改变。孩子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1、我们来看一下孩子常见的错误观念。

1)小学的学习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可以。给大家看一个图,相信可能您会明白。

到了初中依旧这么学习,那学习就仅限于课堂的基础知识,缺少深入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2)不用怎么学,一样考高分(特别是学奥数的学生,喜欢吃老本),有很多孩子妈妈过来问我,我家孩子初一学习很好,满分一百分的试卷一般都能考到97、98分,怎么到初二就不行了呢?我家孩子初二了,学习比初一还努力,初一不费劲就能考到98分,怎么到初二越来越努力就考了60分呢?这些问题,我希望您听了我说的,咱们都能规避这样的问题哈!

3)依赖老师,家长,缺少自我学习能力和意识。依赖老师前面已经提过了,现在看看依赖家长的案例,有个初一的小孩,妈妈非常的认真负责,从小学开始就一直陪孩子写作业,只要妈妈在旁边"嗯?"一下,孩子马上想也不想把正在写的内容直接拿橡皮擦掉,重新再写。这在小学阶段,是非常好的,但是孩子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父母能够帮到的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力不从心。父母如果一直陪着学习,孩子就会出现考试不会检查、写作业要一直有人盯着才能完成的等等的习惯。这些都是父母不想看到的。

2、正确初中学习观念

1)培养深入学习的观念,刚好初一的知识不是很难,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初二初三做好准备。当孩子面对简单的题目,我们不但要求孩子把题目解出来,还要要求孩子去思考

第一、还有什么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引导孩子对比自己想出的多种方法,哪个方法更加简单,便利?

第二、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一个计算公式是怎么推理出来的,一个历史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第三、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化学现象,为什么不会有某个结论,为什么我答错了题目,为什么我总是错一类题。

做到以上三点,基本可以达到深入学习,培养深入学习观念的目的。

二、对比小学,初中学习习惯是什么

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家长心中可能还有疑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我会从如何记课堂笔记、如何分配注意力、怎样高效写作业和怎样分配各科复习这四方面说起。

1、上课:如何做到正确听课

(1)初中生该如何记笔记

家长说,就正常记呗,或者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有什么吗?我们回忆一下,孩子在小学的时候上课是怎样的?我看到的是,小学生上课都要背着手或者把手平放在桌子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手才可以举起来,或者老师说"把这个公式记在笔记本上"孩子们的手才敢从背后拿出来。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上是被动记笔记的。好的,孩子到了初中,我看到教室里很多孩子背着手听课,老师说:"你怎么不记笔记啊,这是重点内容"。

可以看出来,对于孩子来说,他在初一是一定要学会课上自己记笔记的。怎么记呢?有的是全都记下来,有的是脑袋特别聪明什么都不用记都记脑袋里,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是要记老师讲的重点和自己难点的内容。记住这两个概念,"老师讲的重点""自己的难点"。

(2)初中该如何分配自己注意力

要想分辨出以上概念,是需要孩子很认真的听课的,说到认真这个词,您肯定跟孩子说过这句话"上课注意听讲啊",这里不得不替孩子说句话,一堂课45分钟,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哇塞,这么短时间啊。这可怎么办呢?我带大家来思考一下这20分钟怎么使用。先来看一下,老师的课堂设计,第一阶段:首先是5分钟引入,就是帮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通过会议的内容导出本节课的重点,第二阶段:讲重点大概需要10-15分钟,第三阶段:是讲例题大概需要5分钟,第四阶段:20分钟是让大家做一些练习题,或者请同学到黑板前做题巩固。

我们的孩子需要把20分钟的宝贵注意力时间放在哪呢?

我们看看最常见的现象,孩子课间休息还没回过神来老师已然讲到第二阶段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所以考试的时候考的还可以,但是没回过神来的五分钟什么时候显示出来呢?我告诉大家,就是将知识点组织成为知识网络的时候显现出来。给大家看个图,可能会更明白。红色部分是初一的知识,蓝色部分是初二的内容,紫色是初三的内容。例如,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共同支撑一元一次方程,如果其中一个掌握不牢固,那后面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等就都会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初一年级我们需要重点听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应该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加起来的时间大概为20-25分钟。

3、课后:如何做好复习

(1)初中该怎样做好作业

说完了上课,好的,现在下课了,放学了。回家孩子就开始写作业,题目简单啊,孩子也聪明,遗忘曲线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孩子的记忆保留量还相当大

做作业也不费劲。恩,一直这么做下去,就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的内容越来越难,单纯依靠自己的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是不能够满足知识的需要的,这种知识没有经过再加工,它很难满足接下来的综合性学习。那在前面需要养成什么习惯呢?在我看来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我看到的孩子的学习场景给大家描述一下。一边看笔记一边写作业,一边看书一边写作业,只写作业什么都不看。大家觉得哪个对?正确的我没说,卖个关子。好的写作业习惯是这样的,先看笔记(主要起到回忆,加深记忆的作用)之后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不看笔记不看书)之后将不太会做的题翻看课本(就是讲笔记上你没有意识到的知识漏洞通过作业检测出来,通过查阅课本把知识漏洞补充上来。好了,作业写完了,知识都掌握好了。

(2)如何做到合理规划各科复习

学这么多科,孩子还要预习复习,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下面我们再说一下怎样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孩子在初一阶段,主课就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这跟小学是没有差异的。所以就在做作业顺序上让孩子更有动力了。我再给大家描述几个场景,孩子刚开始就做弱势科目,题难啊,怎么想也不会,结果拖到很晚都没完成,后面还有两科了作业呢,心烦死了。还有的孩子是先把自己优势科目全做完了,做得特别爽,全都会。最后做弱势科目,哇塞太难了,跟前面那么顺的写作业过程一比较,得了,特别想放弃,心里就想,这科怎么这么难啊。经过科学的研究,孩子需要先做一个优势科目,之后做弱势科目,弱势科目遇到难点,可以用剩下的一门优势科目做缓冲,之后再做弱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提升孩子写作业的成就感是个很好的方法。
第4个回答  2020-11-26
小舒半月假结束刚送回学校,回家放松了几天,紧张的学习又开始了。他在校的这段时间当日事当日毕,学习任务必须100%当天完成,他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提升,我相信他在文华一定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送小舒去文华读书的前期,校长传递的理念我非常认同:“把初一当初三过,你初中阶段就成功了”,这句话别人无法理解,我真的是深有感受……

当年我从小学进入初中之时,人胖乎乎的略显愚钝,但有幸分到了六中的快班,有幸感受了快班的学习氛围。初中时期父母忙于工作,基本上不操心我的学习。我当时确实有点贪玩,能跟上学习进度但成绩很差,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要排名,每次成绩总是在班级靠后,年级排名也是看了就是被打的名次。

像我这样革命不自觉的人,一晃三年时光就快过去了。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时,老师召开了家长会,会后私下语重心长的跟我爸说:“这孩子智商略低考取高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建议努力考个中专算了(不过眼神告诉你这也是一种奢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读技校算了,中考报名费都可以省了,免得影响整体学校中考通过率了。

回家后,我爸真是恨铁不成钢的把我擂了一顿,然后静下来跟我又上了《拖板车职业与我人生之路的关系》专题演讲,然后让我选择未来的道路:1、读技校,2、报中专。我咬牙切齿的独自暗想:我智商不差啊,只是别人读了初中三年,我是第三年才开始读初中……

我的决定是再博一次,人生处处是惊喜,我相信自己,这个时候离中考还有90天。光喊口号没有用,中国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我用了一天时间分析局面,如何在这90天内有效突破。语文靠平常积累、物理化学短期无望,这三门都已经来不及了,策略是跟上不掉队,数学还算强项多做题就行了。唯有突破在英语、政治、历史三门上,因为他们靠狂背是可以短期内迅速提高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初中三年的最后三个月,被判为智商低能儿的我开始冲刺,上学路、楼道旁、下课间、饭桌上、卫生间……都可以看到我+三本书,三本书最后已经连封面封底都不知道去哪了。中考之战数学发挥正常,语文物理化学仍保持预估低成绩,英语、历史、政治超常发挥,尤其是政治、历史接近满分,靠这三门拉高了总分顺利的考上了高中。

回顾这些不是强调我的超常发挥,而是总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早一点把初一当初三过,我何愁最后时刻头悬梁锥刺股呢?不是每次投机都会有好结果的,所以只有从初一就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去完成任务,才会最终获得丰盛的果实。

论初一的重要性就在于此,送给家长们以共勉之……

尾:初中三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在过小学的生活,还在走,跑起来,燃烧你的激情,趁年少时多读书、多吃苦、爱学习,才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大舒独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