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平的经历

如题所述

1998起担任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新建金筠地方铁路》、遵义车站改扩建工程、月亮湾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等项目的总体设计负责人。另外, 还承担了郑州火车站中转行包库的设计研究工作,该工程采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 (SRC)新技术,完成了其核心技术SRC混合框架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工程设计,为我国大跨重载结构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2002年起,负责宝成线青白江至成都增建二线、新建成都北编组站的技术管理工作。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开展了三级六场的成都北编组站(是我国当时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编组站)专项科研工作。主持了遂渝铁路无缝长轨铺架技术研究,为高标准建设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山区客货共线铁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以来,主持了六个铁路货场、一个机务中修设施、一大批“汶川地震”铁路灾后重建项目的勘测设计;特别是完整的成都东车辆段灾后重建,在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确保了重点工程的进度。主持了洛张铁路(石门——张家界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新建新港铁路、中国人民解放军“099工程”等许多铁路项目的施工图审核工作。
在结构可靠度理论、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大跨建筑空间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SRC)、铁路粘土路基改良、特种桥梁支座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表了30余篇科技学术论文,其中一半左右发表在国家级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最近,作为技术总顾问厂校联合研制的桥梁新型支座“ZXQZ系列球型钢支座”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已申报国家专利。此外,还主编过《成铁勘设》杂志,担任过《成铁科技》杂志编委。
获奖情况:担任总体设计负责人并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的工程设计项目中,三项获铁路局级优秀设计一等奖,四项获院级优秀设计奖,参加设计的一项获铁道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