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分为哪几类?

互联网医院分为哪几类?

互联网医院三大类形式!

五纪时代
根据使用的人员和服务方式,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远程医疗,由医疗机构之间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第二类为互联网诊疗活动,由医疗机构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并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第三类为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可以使用在本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互联网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此外,当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由接诊的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的医师可以直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

  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均属于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

准入程序和监管

  互联网医院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设置程序申请设置。互联网医院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的第二名称,由实体医疗机构申请设置并按规定进行执业登记;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拟建立互联网医院,由其发证机关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执业登记。

  为保证互联网医疗服务新业态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底线,要求开展互联网医院准入前必须建立全省的统一监管平台;所有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必须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监管部门开放数据接口。

明确法律责任关系

  三个文件都分别明确了法律责任的主体:互联网诊疗责任主体就是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实体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首先要向所在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诉求,由落地的实体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共同来承担责任,两者之间的法律责任的分担根据协议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

远程医疗服务分为两类,一种叫远程会诊,一种叫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目前应用较多,会诊受邀请方只提供诊疗意见,最后诊断和治疗的决策权依然在邀请方,所以相应的法律责任承担由邀请方来承担。

  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在建立医联体,在医联体内利用远程诊断的方式,解决基层人才能力不足的问题,即“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这种情况下由邀请方和受邀方两者共同来承担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不属于互联网诊疗范围

  在线疾病咨询和在线疾病诊疗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交叉,但在线疾病咨询不属于互联网诊疗的范围。

  互联网诊疗是医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疾病下诊断结论,并且提出治疗方案,如果只提供疾病咨询,给一些如要少吃盐、多运动等建议,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这属于咨询范围。如果对某个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并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要按照互联网诊疗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如何判断初诊、复诊病人

  通过正在建立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及电子病历数据库,把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连接起来,在线开展复诊并且开具处方的时候,医师一定要掌握患者相应的病历资料,明确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已经就一种病或者几种病有过明确的诊断,就可以针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提供复诊的服务。

  如果查询不到任何患者病历资料,就只能建议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建立了电子就诊记录以后,下一次如果是属于诊断明确的疾病在线复诊,那么医生可以给他提供相应在线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8
一、C2C医疗咨询平台

C2C医疗咨询平台中有大量的入驻医生,从时间上来说,医生可以利用闲置时间为患者进行线上诊疗;从空间角度上,医生可以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治疗等。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做好医患连接,有效助力医疗升级。但是对于平台来说,大量的就诊订单需要与入驻医生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耗费较高的财务人力成本。

二、B2C全国性医院合作平台

市面上有不少的全国性医院合作平台,其针对于患者、医生、医院这一三角关系产生的痛点,优化就诊流程,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挑选合适的医院进行挂号、缴费、查看检查结果等等,省时又省事,对于医院而言,也有利于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半径。然而平台要与全国大量的合作医院进行分账,同样是复杂又繁琐。

三、B2B医疗器械平台

这类平台上会出售外科器械、手术室或诊疗室设备、能量治疗器械、消毒清洁器械等等,其通常会与很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统一在平台上下单购买这些医疗器械后,由平台安排就近的医疗器械供应商进行发货。那么在交易订单完成后,平台则需要与医疗器械供应商、物流方结算资金。

四、B2C2C药品供应平台

药品供应平台通常与医生、药房进行合作,医生入驻到平台中为患者开药方,患者在平台下单购药后由就近药房进行配送。在此业务场景下,交易资金由平台统一收款,平台需要与医生及药房进行分账。

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领域的新模式,在流程优化、数据支持、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然而面对大量的交易订单,复杂的结算需求,医疗平台分账怎么做才好呢?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接入自动分账系统,通过数字化工具来实现灵活自由的分账管理。

自动分账系统仅需一个API接口就能轻松接入,接入完成后能够快速打通数据壁垒,快速与医疗平台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接,平台方可在后台自由配置分账规则,包含分润比例、结算周期、结算方式等等,系统即可与入驻医生、医院、医疗器械供应商、药房等多方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分账,极大的提升了医疗平台的分账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同时,自动分账系统还能自主形成交易数据,通过海量的医疗交易数据为平台运营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并且由于系统架构于银行核心系统,能够为医疗平台与众多分账方开立监管账号,保证交易资金得到安全管控,为平台规避二清风险,促进业务合规经营。
第2个回答  2022-12-06

互联网医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申请的互联网医院(简称A类牌照);

第二种是实体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设置申请的互联网医院(简称B类牌照);

第三种是企业独立设置申请的互联网医院(简称C类牌照)。

更多互联网医院相关问题,欢迎咨询麦尔时创。

第3个回答  2022-02-11
具体有4种追答

一是实体医疗机构审批的互联网诊疗。二是实体医疗机构申办的互联网医院。三是企业与实体医疗机构共建的互联网医院。四是企业审办的平台形式的互联网医院,独立管理运营。自己申请很复杂,一般都得找行业比较优势的企业给办理,我知道天津有一家叫鹿鹿通的公司,这几类,全国的都能给申请,资源渠道挺厉害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