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怎么复习呢

如题所述

  你好,中宜教育为您服务;
  曾被评为“中国申论大师”,广州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决策》杂志专栏专家,“探究式申论文体”的首创者——戴斌老师;
申论考试 “原因分析四步法”
作者:中宜教育国内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 戴斌
在申论考试中,基本上分析社会问题的成因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一类比较固定的考查形式,但很多时候考生很难判断究竟这些“原因”和“对策”应该怎样提出来?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就是从材料中推敲出来。在这里,戴斌老师将给广大的考生介绍一下由中宜教育戴斌老师原创研发的“原因分析四步法”,教会同学们如何从材料中推敲社会问题的“原因”。从材料中推敲社会问题的“原因”基本的分析套路,这里有四个步骤(以下简称“四步法”。): (1) 找到原文中的重点句。
(2) 对重点句进行同义推敲,并找出内在的逻辑关系。
(3) 分析出为什么“主体”会“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
(4) 总结成文,并将特殊化的问题普遍化。
以下我们找一个范例示范一下如何使用“四步法”,从材料中推敲出社会问题的“原因”:
【真题范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卷”中的第二题及其相关材料:
2.根据给定资料相关信息,试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15分) 要求:(1)表述准确,文字简明 (2)字数不超过150字
解析:划线部分的文字为:消息传来,在国内掀起一股不小的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即我们可以认为,题目的用意是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申遗热潮”。
【参考答案】(1)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国人的“申遗”的热情。(2)申遗成功将有利于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3)申遗成功将更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4)“申遗”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的文化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
【上述的答案是怎么来的呢?以下 戴斌老师将教会大家从材料13、材料14、材料19、材料20中找到相关的原因。】
【以下我们将用“原因分析四步法”为大家操作一次】
【材料13】《人民日报》2003年8月12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北京的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史录》之中。消息传来,在国内掀起一股不小的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据悉,此次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金陵人“申遗”的热情,他们把目光再次瞄向南京明城墙,政府表示将出重拳整治南京明城墙边乱搭乱建的问题,切实做好明城墙风光带的建设和保护,直到它符合申报“世遗”标准为止。 【材料剖析一】
(1)请看材料中的原文中的重点句:“此次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金陵人“申遗”的热情”。
(2)这里戴斌老师进行同义推敲:此次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可以极大地调动了金陵人“申遗”的热情,说明其他的“成功例子”同样可能调动大家的“申遗”热情。
(3)戴老师在这里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国人”会有巨大的“申遗”热情呢?因为很多时候,某些“成功例子”的“示范性作用”是很大的。有了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例子”,而其他城市,很可能都会争着“申遗”。这里体现的是相关“主体”的“从众心理”。
(4)总结成文,并将特殊化的问题普遍化。戴斌老师认为可以推敲出“出现申遗热潮”的原因是:【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国人的“申遗”的热情】
【材料14】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随着世界遗产地在全国各地分布的逐步拓展,一批新兴的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逐渐崛起,像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这些旅游目的地,十几年前在中国还非常陌生,如今已经享誉海内外。 【材料剖析二】
(1)请看材料中的原文中的重点句:“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2)这里戴斌老师将进行同义推敲:我们可以发现既然“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即“世界遗产资源”是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
(3)戴老师在这里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主体”会“做某些事情”呢?因为材料中的“主体”希望旅游业有较好的发展,而“申遗”是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
(4)总结成文,并将特殊化的问题普遍化。中宜教育戴老师认为可以推敲出“出现申遗热潮”的原因是:【申遗成功将有利于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19】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最近出现一种“经营论”。其主要内容是:以市场手段去经营文化遗产,以经营所得的资金来保护文化遗产,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的“双赢”。在此方面,一个经常被提起的例子是,在政府管理模式下,黄山原来一年的保护费200万,而后来成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并上市后,黄山一年保护费高达2500万。 【材料剖析三】
(1)请看材料中的原文中的重点句:“以市场手段去经营文化遗产,以经营所得的资金来保护文化遗产。”
(2)我们进行同义推敲: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是作为“文化遗产”的话,可以用市场手段去经营,这样将大大增加保护文化遗产所需的资金,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3)这里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主体”会“做某些事情”呢?因为材料中的“主体”希望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很多资金,而申遗成功可以带来很多的资金。
(4)总结成文,并将特殊化的问题普遍化。戴老师认为可以推敲出“出现申遗热潮”的原因是:【申遗成功将更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材料20】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北京城,从元朝起就形成了中、内、外三重格局。中心为紫禁城,紫禁城外围是皇城,皇城的外面称内城,大体以北京的二环为界。自民国初年皇城城墙被拆除后,人们不断在此搭屋建舍,皇城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2001年,北京市在南北河沿大街、晨光街、东长安街、平安大街之间的“东皇城根”遗址上,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长2.4公里,宽约29米,选取左安门、五四路口、 四合院、中法大学、南端点、北端点等历史文化节点,运用恢复小段城墙,挖掘部分地下墙基遗存等手段,部分展示了皇城的面貌,皇城根遗址公园也是北京城最大的绿化工程,共铺设草坪4万平方米,种植灌木4.4万株,形成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一年四季的代表景致。公园还设计了近10个雕塑和浮雕,营造独特的人文环境。皇城根遗址公园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亮点。
【材料剖析四】
3 (1)请看材料中的原文中的重点句:“皇城根遗址公园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亮点。”
(2)这里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进行同义推敲:皇城根遗址公园实际上就是“申遗”的产物,即我们可以认为“皇城根遗址公园”实际上就等同于“申遗”所带来的好处。
(3)我们这里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主体”会“做某些事情”呢?因为材料中的“主体”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文化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而申遗后所带来的变化就是使文化遗产周边的文化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得更好。
(4)总结成文,并将特殊化的问题普遍化。中宜教育戴老师在这里可以推敲出“出现申遗热潮”的原因是【“申遗”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的文化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8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写作是基本及核心能力,如果写不好文章申论科目拿及格分都很困难,那么如何妙笔生花写出惊世之作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达到以下六个要求:
一、研究材料的规律
申论的给定材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任何一则材料是脱离这个整体的。所以在申论的作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来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和整体脉络,而且要掌握它的规律,不能脱离材料。给定材料就是申论考试作答的依据,贯穿于申论作答的始终。
概括归纳题---答案全都来自材料;
对策题---所提对策的可行性、针对性也是对材料而言的;
综合分析题---所提到的言论或现象都已经包含在材料里;
论述写作题---论点和根本对策思路也都源自材料,论证也是要充分利用材料来论证。
如果没把零散、无序的材料经过消化加工成考试所需内容的话,即使你具有作家的表达能力,也很难可能取得理想成绩。所以考生们必须做好再次加工、升级的工作。
二、跨越套路和模板
考生在学习初始阶段去看套路或模板对培养申论思维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前人的研究来节省复习时间也是很好的办法。但没有自己后期的消化、没有自己的的思考、感悟和观点,生搬硬套那些所谓的高分模式,没有新意和融洽度,文章便会显得空洞、呆板。因此影响到文章的结构及其饱满度,阅卷老师也会觉得枯燥无味,获取高分恐怕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跨越套路和模板才能够接近成功。
三、准确的角度提出论点
题目要求和给定材料是论点的两个来源,也许是一个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论点是整个文章的窗户,根据内容要求,抓住关键词,角度明确地提出论点是很重要的。拟定文题、结构选择、论述内容都以论点为核心,因此,能否准确、犀利地提出论点直接影响到作文的立意,从而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与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阅卷老师拿到答卷后首先去搜你所提的论点,论点模糊或角度把握不准,则该文就会被打入三类或四类文章当中去了。有的考生对问题的认识并没错误,但不同的角度提出论点的方法不理想导致后面驾驭不了,整个表述过程不够通顺不够明确,总徘徊在跑题或偏题的边缘,这样就不会去的高分了。
四、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部分考生不能有效地把握整体思维,谋篇布局、概括能力欠缺,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甚至表象与根本原因都分不清,陷进零散的材料中,理不出清晰的逻辑结构。因而提对策方案也没有系统性,层次不清,说一个算一个,逻辑混乱。其实这种现象一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去把握和整理整体思路而造成的混乱迷惘,心理暗示预先失败导致的。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考试考前必须针对性地克服这个困难,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驾驭材料能力是很必要的。
五、语言流畅,说话踩点
文字表达能力是申论考查的能力之一,大纲明确要求考生熟练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申论写作不同于普通的写作,不能够像写散文诗歌那样主观的、情感丰富的表达,而是必须要求语言朴实、规范、严谨,而且实话实说、长话短说,但也可以追求适度的生动性,因而避免平淡直白,增加说服力、感染力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根据客观要求,掌握关键信息点是很重要的。有的考生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蜻蜓点水,抓不住要害,车轱辘话说得多,后来变成一锅粥。所以应该学习精炼准确的表达方式,有的内容讲不透的情况下找个合适的例子来补充。
六、结构完整,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广度、力度
申论写作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论点、论据、论证”是建立文章结构而言的,但这仅仅解决了基本框架的建立问题。写作的内容还需要以下四个维度空间的填充才可以达到有骨有肉的标准结合。
高度---着眼长远利益,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升华主题。
深度---注意思想的深度,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不能太肤浅,特别是原因的分析。
广度---写作时视野广阔,善于应用散发性思维,主客观、内外因、过去现在将来……
力度---有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可行性和针对性。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认真研究以上六个要求,距离申论高分就很近了。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第2个回答  2015-09-26
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
第一阶段,基础备考,夯实根基。在这一阶段,15到20天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 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 做好复习计划, 全面系统研读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
第二阶段,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考生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对于自己的优势和不擅长
的部分都有了认知,对于复习中遇到重点和难点,在这个阶段考生应该要集中突击,各个击破,以保证难点、重点真正牢牢掌握住。
第三阶段,专项复习,查漏补缺。在此阶段的第二轮复习中要将精力主要放在弱项上面,巩固擅长之处,补足短板。精英特速读记忆专家推荐考生购买专项书籍和参加深度辅导班次,进行专项加强。
第四阶段,冲刺模拟,迅速提升。考试在即,模拟冲刺是关键。以最新最接近国考难
度的试题进行模拟训练,结合历年真题实战,建议考生参加冲刺班次,点睛预测考点,抢占先发优势,学习公考精髓,必胜笔试战场。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此庞杂纷繁的知识体系,需要考生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复习,
其实时间是很紧迫的。 华图教育敬告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复习计划, 华图教育申论专家也将一路伴你同行,为各位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