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调节

如题所述

气门间隙的调整
调整气门间隙常用的方法有逐缸调整法、两次调整法。通常气门间隙调整过程在发动机冷态下进行。
① 逐缸调整法
a. 根据发动机的作功顺序,先找到一缸活塞的压缩上止点。下汽缸盖罩,慢慢地摇转曲轴,当第一缸进气门关闭时,继续转动曲轴,使齿形带下护罩上上止点记号与曲轴皮带轮上刻线对准,此时,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b. 旋松该缸进、排气门调整螺钉锁紧螺母,并旋松调整螺钉。
c. 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片,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气门摇臂之间,边旋动调整螺钉,边抽动塞尺片,至拉动塞尺片感觉稍有阻力为止。
d. 固定调整螺钉,拧紧锁紧螺母,并复检一次。
e. 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摇转曲轴(六缸发动机为120°、四缸机为180°),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
② 两次调整-“双排不进”法
配气机构的进、排气门排列有一定规律。两次调整法即按照发动机作功顺序、配气相位和进、排气门的排列规律,经推算可知,当摇转曲轴使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时,可以检查调整一半汽缸的气门间隙;再转动曲轴一周(360°)可调整剩余汽缸的气门间隙。
以斯太尔(WD615)为例:
a. 可参照上述方法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此发动机为飞轮“OT”刻线与飞轮壳上的刻线对齐)。
b.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配气相位,可调如下气门,见表4-2。
c. 对各可调气门间隙进行调整。
d. 将曲轴摇转360°,使第六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可调如下气门,见表4-3
e. 最后再用塞尺复检一次
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表4-2

缸号

1

5

3

6

2

4

可调气门













第六缸压缩形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表4-3

缸号

6

2

4

1

5

3

可调气门













调整时,旋松摇臂端调整螺栓的锁止螺母,将厚度符合标准间隙的塞尺片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推杆)之间,同时用螺丝刀旋动调整螺钉,来回拉动塞尺片,感觉有轻微阻力时,说明间隙合适。将调整螺钉稳定住,可靠地拧紧锁止螺母,重复以上步骤,再复查一次气门间隙,若有变化,需重新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