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和花生能一起煮粥么?

如题所述

黄豆和花生能一起煮粥。

这二者之间没有相克性,一起吃能同时补充二者的营养,益处多多:

一、黄豆

1.中医认为黄豆味甘,性平,不温不燥;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对于脾胃虚弱者,消瘦少食者,或湿痹拘挛、水肿、小便不利者皆有良好的疗效。

2.  西医认为黄豆含优质蛋白质是自然界少有的,含有完全蛋白的食物,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补充蛋白质来讲尤为有利,因为它不含胆固醇,不像动物蛋白质,人体在补充时难免会同时补进去一些胆固醇,而食物胆固醇过高是人体心血管病的一大危险因素;此外,黄豆还含有十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皂甙等这些活性物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大豆异黄酮是雌激素的前体,对于减缓更年期女性的不适感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花生米

花生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


原料:黄豆60克,粟米、大米各50克,花生米30克,山楂末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黄豆、花生米、粟米、大米淘洗后一起入锅,用武火烧煮。煮沸后改文火烧煮,至豆粥将成时,加入山楂末、红糖和匀再煮成粥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去脂降压。适用于气血淤滞型高脂血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黄豆和花生可以一起煮粥。

将黄豆、花生米、大米淘洗后一起入锅,用小火烧煮,煮沸后改文火烧煮至豆粥即可。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09

1、黄豆和花生能一起煮粥。

2、原料:黄豆60克,粟米、大米各50克,花生米30克,山楂末10克,红糖适量。

3、做法:将黄豆、花生米、粟米、大米淘洗后一起入锅,用武火烧煮。煮沸后改文火烧煮,至豆粥将成时,加入山楂末、红糖和匀再煮成粥即可。
4、功效:益气补血,去脂降压。适用于气血淤滞型高脂血症。

5、成品展示:

第3个回答  2018-04-04

黄豆可以和花生一起煮,下面介绍花生黄豆焖猪蹄的做法。

主料:猪蹄70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花生100g、黄豆50g、生抽适量、蚝油适量

步骤:

1.猪蹄刮干净毛,冼净飞水再次冼净备用。

2.花生黄豆洗净备用。

3.热锅爆香姜蒜。

4.倒入飞水的猪蹄翻炒。

5.加入生抽翻炒。

6.倒入黄豆花生,最后加入糖盐调味。

7.最后加入少量的水煮开后。

8.转到瓦煲小火煲1.5小时,捞起加入蚝油葱花调味。

提交回答

第4个回答  2019-01-26
看上去很不错哦
但是有几个问题啊
1、核桃
花生
黑芝麻
油性太强,恐怕不利于吸收
2、胡萝卜
有效成分胡萝卜素(脂溶性的)恐怕不容易吸收
一岁半孩子脾胃娇嫩是不能这样食用的,这是孩子培养脾胃功能的时间,忌功能使用过度,还忌便捷式的营养补充。
当然知道您这是为孩子好,可是就像鸡蛋一样虽有营养却也只能一天一个啊。
请不要老给孩子补这补那,其实孩子缺什么?从新开始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只要饮食习惯健康了,省多少苦心熬制的营养粥,胜多少举世无双的保健品。
其实,中国的智人们早就对此有定论:五谷最养脾胃。还有小米粥胜人参的说法。
咱们经常说的核桃、大枣、花生、桂圆、黄豆、黑芝麻等等,都是老祖宗用来治疗疾病用的,是食疗,是成年人由于功能衰退(亚健康)而需服用的。
小孩的脾胃最需要的是五谷来养,使其功能健全,吸收消化和运化等等各个功能得到适当的强化。使用过度就是“劳损”,不使用就会隐退,就像人体有待开发的功能一样。就拿生完孩子的妇女来说,泌乳是一项很容易隐退的功能,如果新生儿在3天内不吸吮,乳腺小泡没有催乳激素的作用的话,泌乳功能就会消失。同样孩子的一些功能也需要适当的强化。
所以建议你还是米谷喂养,适当使用一些上面的食物,逐渐让孩子去适应。最重要的,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