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你是不是孩子最喜欢的那种父母

如题所述

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家长专制作风造成的。

一般来讲,中学生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子女、理解子女的家长,最反感的是严厉粗暴、修养差、不通情达理的家长,而且绝大多数中学生特别厌倦母亲的唠叨。

首先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测一测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

1、和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怎么做?

1) 紧紧的拉着孩子的手,自己费心思往那里走(1分)

2) 紧紧拉着孩子的手,与他探讨去什么方向(2分)

3) 让孩子牵着自己的手,想看看他会将自己带向何方(4分)

4) 放开孩子的手,自己寻找目标,让孩子跟着(3分)

2 带孩子一起去春游,你会

1) 自己背着包包,手牵宝宝,直奔目的地(1分)

2) 自己背自己的包包,宝宝背自己的包包,一同直奔目的地(2分)

3) 让孩子为自己背些东西,让他告诉自己目的地在何方(3分)

4) 让孩子拎着自己,共同背着东西,在去往目的地路上,共同谈论目的地(4分)

3 通常的为孩子过生日,你总是为他怎么过

1) 请一天或者半天假,为孩子准备吃的,提早就买好了生日礼物(1分)

2) 家里长辈不过生日(爷爷奶奶),不会为孩子过生日(3分)

3) 会以考试为条件,来鼓励孩子的生日的礼物(2分)

4)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会与老婆/老公商讨一下,给孩子生日当天一个小礼物。(4分)

4 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争执,你会

1) 非常气愤,拉着孩子就去找对方的孩子算账(1分)

2) 会问问孩子是怎么回事,然后找别的孩子的家长去理论(2分)

3) 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解释,建议他在有此事自己该如何做(4分)

4) 安抚自己的孩子,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认为小孩子争执太正常不过(3分)

5 和朋友聚会时,谈到孩子的话题,你会

1) 展示自己孩子的各种优点(1分)

2) 多提要自己孩子与众不同的方面(2分)

3) 说自己孩子的缺点(3分)

4)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说自己的看法(4分)

6 看着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你会?

1) 看着孩子在一起特别幸福,希望他们长大后都有幸福的生活(4分)

2) 自己家孩子干啥都比别人强,即便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比其他孩子强(1分)

3) 考虑怎么才能让孩子克服一些性格上的缺点(2分)

4) 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更能够扬长性格优势(3分)

7 对于孩子把地球涂成黑色的了,你会?

1) 孩子做的不对,应该把地球涂成蓝色绿色相间的(1分)

2) 哇! 俺孩儿的创意思维真够狠的(2分)

3) 孩子真有想法,他是如何想的那 (3分)

4) 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想法,向孩子多学习(4分)

8 就孩子上学,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1) 学校里面照顾的没有家里的周到,吃的不好,也没有保姆随时照顾 (1分)

2) 孩子会没有得到更好的教育(3分)

3) 学习成绩(2分)

4) 在应试教育体系下,让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才(4分)

9 孩子手上有100元钱,你最想让她做什么?

1) 为他存起来(1分)

2) 希望他买书等学习用品(2分)

3) 为自己花掉(3分)

4) 能够捐一元,两元给贫困的孩子(4分)

10 在餐馆里面给父母过生日,你最在意什么?

1) 担心人多,自己孩子没吃好,为自己孩子先抢一堆吃的(1分)

2) 让孩子先为父母挑食物,恭敬给爷爷奶奶(3分)

3) 结束时让孩子拿钱包带自己去结账(4分)

4) 孩子没礼貌(2分)

11 、孩子不小心要摔倒, 您会

1)马上扶住他,并且提示他摔倒很危险(2分)

2)看着孩子摔倒,让他感受摔倒给自己带来的危险(4分)

3)自己紧张的叫起来,疯狂抱住孩子(1分)

4)不紧张,能扶住就扶住,扶不住也不担心他会摔坏(3分)

回复”家长“

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哦

测试完了我们来看看孩子最喜欢的是哪类父母呢?

1、理解尊重子女:

中学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子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很多学生抱怨说:“他们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们兴高采烈;考不好,就开始指责、训斥,从不问你为什么考不好。”

不少学生说,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偷拆自己的信件,偷听自己的电话,像特务一样在后面盯梢。一位女生说,她母亲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只要一有男生打电话,她立刻要问,“他是谁?哪班的?学习好吗?家在哪住?父母是干什么的……”查完祖宗八代,然后重重抛出一句话:你可别给我丢人!女孩哭着说,妈妈这么不信任她,真想“早恋”一把让她看看。

2、不摆家长架子:

家长既是子女的保护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们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一位高一男生自豪地说:“我特别爱我的父母,他们和我的关系不像家长,像是铁哥们。从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摆在桌面上爸爸出差的时候,妈妈就说:‘男子汉,全靠你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感,而且坚强、果断。”

一名高二的女生说,她的家长特别民主,而她的妈妈更理解她。有时,她的日记本忘在书桌上,妈妈保证不看,而是小心替她保管好。同学来电话时,不管男女,总是自动避开。她不说,妈妈决不问对方是谁。“一次”,她说,“我在夏令营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不知为什么怎么也忘不掉。妈妈知道后没有批评我,而是跟我讲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的特点,并且讲了她年轻时的经历。妈妈的理解、帮助和信任,使我顺利地走出最初的迷惘……我真幸运,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3、家庭和睦:

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说:“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为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夫妻恩爱,子女就会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则影响子女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4、赏识自己: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自己子女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子女的长处去比自己子女的短处。一位初三男生对我讲:“我妈老说我不好,动不动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团了,你都初三了还什么都不是!人家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来我对她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给某某当妈去吧!’”子女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父母用别人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而事实上却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产生自卑心理。,一家三口商量着来。

5、对子女的期望值要合乎实际:

去年高考前,一位高三的女生找到我,泣不成声,“老师,我妈说我考不上大学她就跳楼!”我想这位母亲早就该跳楼!孩子带着这么大的压力、背负着那么重的包袱去竞争,她可能赢吗?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中考分数离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差着90多分。他父亲走关系、托门子,最后花了4万元学费总算在省重点中学为女儿占了一席之地。为了让女儿安心学习,这位父亲让爱人辞退工作,专门在省城租了一间房子陪女儿读书,自己留在县城拼命赚钱。一家人一星期聚上一次,每次父亲见她,问的总是学习。由于孩子基础差,在重点中学里犹如小羊和千里马赛跑,她不可能跑过人家!于是导致严重的自卑倾向。期中考完试后,她坐在咨询室里哭了好久,她说父母对她期望值那么大,她不知该怎么面对父母……

6、真正关心子女:

很多父母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高中或者大学、孩子身体状况等,而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关心不够。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关心的是后者。不止一位学生愤愤不平地对我说:“我父母哪是关心我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分!一回家就知道问两句话:作业写了吗?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说什么他们都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的东西。曾有一位母亲骄傲地对我说,“我管得特严,她(指女儿)从不和男孩子打交道,见了男生就烦。”我不敢接话,因为早恋问题,她的女儿已找我咨询过三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