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旅行是在单身时代完成的,那会儿还在学校,没钱,但是有大把的时间。一个学期省吃俭用,再加上自己打工挣的零用钱,刚好够一趟旅游的费用。火车选最慢最破的,不怕苦不怕累,只为沿途看风景;旅店不用住得太奢华,只要安全和干净。身上最贵重的是一个装乐凯胶卷的傻瓜相机,走哪儿拍哪儿。
那个时候,“背包族”的概念还没普及,但是已经有这样的人。某次我在去大理的火车上遇到三个男孩子,每个人背一个半人多高的大背囊,说说笑笑,洒脱不羁。这是多么健康朝气的一种生活状态,当时我想,我要一辈子做这样的人该多好。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几乎没有出去旅行的时间。或是工作或是办事,跑到其他的城市,总是匆匆忙忙赶火车赶飞机,再没有欣赏美景的性质。手机可以拍照,相机也换成了数码的,但是里面越来越多的是自己自恋而夸张的自拍照,好像其他东西都入不了自己的法眼似的。警觉自己沦为一个不懂风情的人之后,我很恐慌,于是跟着朋友参加了一个“九寨沟”之旅,好像仅仅是为证明自己是个爱旅行的人。
那是一个让人抱憾终身的糟糕旅行。我的印象里没别的,只有一个字,人。到处是人,人山人海。所有的景色全看不见,只看见人,仿佛那些山那些树都是人做成的,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拎着或大或小的包,左右手齐开弓拎着各色塑料袋装满吃的喝的。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他们嘴里聊的是“这边有什么东西可买”;坐在观光车上,他们玩的是“杀人游戏”。我攥着拳头劝自己不要发作不要跟同行的人争吵,但是最后我选择的还是半路当逃兵,提前结束这个混乱无序毫无美感可言的旅行。
与我相反的是同行的朋友。她吃了一路,玩了一路“杀人游戏”,沉重的单反相机在硕大的旅行背囊里一直没拿出来,却高兴得不得了。听说我要提前回家,她惊诧极了,说,不是你要出来旅行的么?我说,这样的旅行毫无意义,看不到山水,到处是人,比在城市里待着还累。她想了想说,那你就不应该出来旅行,应该在家看风光纪录片。我语塞。
一个人等火车,我想了很多。想到陈绮贞唱《旅行的意义》。她的旅行意义是忘记一个人,我旅行的意义呢?天啊,我的旅行原本没意义,这多可怕。我只是为了旅行而旅行,我只是头脑一热对自己说“我很久没旅行了”,然后就选了一条线路出发。
想象中的旅行,应该是鸟语花香,浪漫诗意的;应该是驿路梨花,超凡脱俗的。这样的旅行应该涤荡灵魂,洗清心中的尘垢,应该解放束缚的手脚,丢掉一切压力和负担,应该为所欲为,横空出世,玩它个天翻地覆不在乎。然而,这些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
现实中的旅行像赶场,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一次购物挨着一次购物。没等你相机的三脚架支好,导游已经催促你上路。由不得你认认真真为一棵树、一块石头拍特写,因为旁边总有无数的人要“到此一游”合影留念。你感受不到民风淳朴,你会不断被街边小贩哄骗着喝两块钱一碗的粥、五块钱一瓶的水。你心累,腿也累,想歇一歇,这时候手机又响了,远方的老板追过来问题:“你哪天回来,有稿子要修改呢!”兴致全无。
这一次,彻底断绝了我对旅行的期待。至少,绝对不再跟团到热门景点观光游览了。朋友说得对,在家看风光纪录片更好,只要买个大一点的电视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杯红酒就更完美了。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不比跋山涉水地到人堆里挤着强?
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次次心灵之旅,空间旅行也是为了放松身心,清洗心灵。不管去多好的地方,心得不到休息,思维不能跳转,无法彻底松弛下来,这个旅程就没有意义。相反,如果你的心彻底“放下”了,宁静了,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那么,即便身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石头森林之中,也能体会“旅行的意义”。
就这样吧,不再为了旅行而旅行,不再处心积虑计算假期,不再浏览旅行社的打折彩页目录,不再关注最近出了什么著名的景点。与其去扎堆看人,不如安安静静养心。心安下来,斗室既是乾坤,方寸亦为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