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МТУ装甲架桥车的结构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T-54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了该车,并于50年代末取代了T-34架桥车,两者都采用平推跳板式结构。60年代末为МТУ-20所取代。

该坦克由桥体、架设机构和桥车构成。

桥体:该车桥体系平推、跳板式结构,采用钢质材料,由4条箱形桁架板组成,主桁架构成的主车道称为外车道,供履带式车辆或宽大轮式车辆通行,在其内桁的一侧焊有悬臂副桁架构成内车道,以增大车辙宽度,供小型车辆通过。

为防止车辆打滑,在车辙桥面上每隔一定距离镶嵌1块方木。两车辙之间弹性连接。在内车道的两端有小跳板,运输时折叠在主车道的顶部,架桥时可以翻转下来。两条车辙道之间的车体中央安装1挺12.7mmДШК高射机枪,在架桥之前将其拆除。

架设机构:架设机构主要由悬臂架设梁和链传动装置组成,前者主要用于放下和提升桥体,后者用于推动桥体沿悬臂架设梁前送和后送。

当桥车驶近障碍时,操纵链式传动装置使悬臂架设梁连同桥体一起向前推出,前者到达极限位置时停止,而桥体沿着它继续推进,当桥体前端到达对岸后,操纵悬臂架设梁,使桥前端下降并座落在对岸支点上,然后将桥体近岸端放下,这时悬臂架设梁脱离桥梁,桥车收起架设梁驶离架桥点。收桥作业可从桥的任意端进行,而作业程序则相反。

桥车:桥车以T-54坦克底盘为基础,部件与T-54的基本相同。

性能数据:乘员2人,车重(载桥)34000kg,车长(载桥)12.3m,车宽(载桥)3.27m,车高(载桥)2.87m,车底距地高0.425m,履带中心距2.64m,履带宽580mm,履带着地长3.84m;公路最大速度48km/h,行程400km,燃料储备812L,涉水深1.4m,爬坡度60%,攀垂直墙高0.8m,越壕宽2.7m。

传动装置类型手操纵,空武器12.7mmДШК机枪1挺,桥梁结构类型平推跳板车辙桥,最大载重量50t,自重量5000kg,桥长12.3m,桥宽3.27m,桥高1.0m,跨距11m,单车辙板宽1.235m,两车辙道净间距0.8m,架桥时间3~5min,收桥时间5~25min,作业人员2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