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熬出粘稠顺滑的白粥?

如题所述

如何快速熬出粘稠顺滑的白粥?

实验材料

米-25g/份、不同温度的水-500ml/份、砂锅。

冷水or热水

冷水、热水:熬煮10分钟,热水组米汤更浑浊,热水组释出更多淀粉。

冷水在20min左右,热水在16min左右,热水组所用时间更少,淀粉糊化速度更快。

经过不同处理的大米:无处理完整干燥的大米。

室温浸泡:常温浸泡30min,颜色变白。

浸泡并冷冻冷冻,常温浸泡30min沥水后冷冻2h,大部分米粒出现裂纹。

干米用料理机打碎,碎成小颗粒。

熬煮10分钟后:无处理、室温浸泡、浸泡并冷冻、打碎。

浑浊度:无处理<室温浸泡<浸泡并冷冻≈打碎。

熬煮完成:

无处理(20min)、室温浸泡(13min)、浸泡并冷冻(10min)、打碎(12min)。

所需时间:无处理>室温浸泡>打碎>浸泡并冷冻。

常说浓粥要熬,想喝粘稠顺滑的白粥,往往要花不少工夫。小火慢炖,两到三小时是常有的。白粥顺滑粘稠的口感来自大米中淀粉的糊化。米在足量水中经加热,大米淀粉颗膨胀并在水中扩散,使米汤变得粘稠。白粥快速粘稠顺滑,就要想办法加快淀粉的释放和糊化。

做了两组实验:一组用冷水、沸水熬煮白粥,另一组将米经过浸泡、冷冻或打碎处理再熬煮,记录各组所需的时间以及熬好的白粥状态。

实验结果

组1

第十分钟浑浊度:沸水组>冷水组,热水组更快释出淀粉。

熬煮时间:沸水组(16min)<冷水组(20min),沸水熬粥更快。冷水组即便减去水沸腾的时间,煮粥时长仍比热水组更长。

组2

第十分钟浑浊度:无处理<室温浸泡<浸泡并冷冻≈打碎。

所需时间:浸泡并冷冻(10min)<打碎(12min)<室温浸泡(13min)<无处理(20min)。

小结:沸水下锅能缩短米粥熬煮时间。对米的处理中,三种方式均能缩短时间,浸泡并冷冻缩短时间的效果蕞明显,其次是用料理机打碎以及室温浸泡。

实验原理:

米粥是大米淀粉在过量热水中一次性糊化而成。大米中约含75%左右的淀粉。当淀粉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在55℃以上),淀粉颗粒会吸水膨胀,变成粘稠的胶体溶液。米粥的粘稠度就和大米淀粉的释出和糊化有关。

糊化过程中,温度和水量很重要。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淀粉才会开始糊化。因而,大米在水沸时下锅可快速进入糊化状态,缩短熬煮时间。

水分含量也会影响糊化温度。对大米淀粉而言,体系中水分含量为30%时,糊化温度为120℃;当水分含量上升到70%,糊化温度则为60-80℃。

浸泡改变生米内部的水分含量。浸泡后淀粉颗粒膨润,颗粒间隙明显增大,降低糊化温度的同时,为充分糊化创造好条件,缩短熬粥时间。影响水分含量的还有水米比例。一般熬粥的水米比例在10:1,可据个人喜好调整。

浸泡、冷冻或打碎的本质都是加快大米淀粉释出。浸泡后,大米内部变得蓬松且遍布裂纹空隙,能明显促进淀粉颗粒的释放和扩散。浸泡并冷冻的效果更佳,冷冻时大米内部的水分冻结成冰晶,刺破细胞结构,从而使淀粉更快释放出来。而用料理机打碎部分米粒则更粗暴直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