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是个怎样的职业?

如题所述

1、全网最火职业——“全职儿女”

最近一个全新职业火出圈了:全职儿女。

二十/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出去工作,而是每天在家全职“当孩子”,甚至有人还领着工资。

没有职场霸凌,不用早出晚归,老板就是自己爹妈,居家办公不说,每个月还有保底工资拿。

工作内容也特别轻松:

“每天睡到自然醒,妈妈早就准备好了饭菜,刷刷手机,玩玩游戏,追追剧,散散步,陪父母唠唠嗑,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更敬业的“全职儿女”,不仅承包了一日三餐、洗衣拖地等家务劳动,还有不少附加服务:暖心陪聊、下午茶、修剪花草、自驾游司机。



工资是父母一方给,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奶奶三份“大红包”。



欣然接受的爸妈,也很是看得开:

“与其花钱请外面的护工,不如花钱请自家人放心。”

“相较于去大城市打拼,贷款买房买车,掏空6个钱包,儿子在家只是多添一副碗筷——划算!”

经过一些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后,“全职儿女”的概念迅速在社交媒体弥散开来,甚至有一个豆瓣小组就叫“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



相较于前几年的“啃老”和“躺平”,“全职儿女”的称呼似乎更宽容,是我们的价值观变了,还是年轻人在自我麻痹?

2、最严峻求职季,回老家的“全职儿女”们

20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067万,这个数字在2023年将达到1158万人。

而根据智联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基于2022年的严峻就业市场情况,毕业生对期望薪资比去年下降了6%。



疫情冲击下就业市场严峻,另一方面,求职者学历严重内卷——今年北京的毕业生中,研究生的人数超过了本科生!这意味着在求职市场上,本科生学历已不占优势。

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求职市场抛弃。

在这些“全职儿女”中:

有的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的经历过几年职场,对996、24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感到不适;
或者是不适应办公室政治,遭遇过职场PUA产生了很深的厌倦感;
甚至不乏在教育系统工作过的在编老师,因为不喜欢学校繁琐、形式主义的规章制度而选择辞职。
在一些采访中能看出:职场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体验,“太累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感叹词。

月薪不高,生活成本不低;节奏紧张,没有生活感;眼看30岁高龄升职无望,不如回去继承老家一套房和爸妈的退休金——与其在社会做一块边角料,不如回家做父母一块宝。



如果说几年前的“啃老”还带有贬义、指责的意味,那么现在的“全职儿女”更多了乐观和宽容——毕竟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打工人都身不由己。

中国过去40年经济突飞猛进,创造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奇迹。上一辈人的开疆拓土和财富积累让更多的孩子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接受教育,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然而近年经济周期下行再加上疫情冲击,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系统中的很多人都需要重新调整节奏,不得不变得冷静,比如适应求职难。



日本也曾经历过大量年轻人厌倦职场,回家靠父母的时期。

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就业市场不景气,出现了年轻人直接回家躺平的现象,三十年后,当初躺平的年轻人成了50老人,却仍需要上一代父母的供养——这就是日本社会的“8050”问题——80岁父母照顾50岁的子女。



这些子女自年轻时就不出门社交、不找工作、甚至连房门都不出,完全依靠着父母的积蓄和养老金活着。由于常年依赖父母照顾,他们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甚至在父母去世后不知道怎么发丧出殡。

B站有一位“全职儿女”自嘲:“我爸妈一旦不负重前行,我岁月静好的人生就慌了”——说不清是孩子替父母打工,还是父母在给孩子打工。

但父辈毕竟不能永远提供庇护,替孩子去生活。



一时遭遇挫折和困难,想要回家当几天宝宝求安慰,换个心情再出发无可厚非;如果指望父母去填平生活里的沟壑,习惯性依赖,则不可取。

父辈的辉煌有时代原因、有幸运加持,但一定基于努力开拓的自己——不放弃才有看见希望的机会。

3、岁月静好掩盖下的焦虑

对于很多“全职儿女”来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不是长久之计,只能作为重回社会的一个缓冲时期。

即便父母有稳健的经济支持,自己手上有一定积蓄,也很难做到心态自洽。

试问几个20岁、30岁有抱负、有想法的年轻人能毫无焦虑和压力地看着同学朋友在职场迅速成长,在北上广扎根,而自己一头扎进四平八稳的生活,再也激不起浪花?

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否定,亲友质疑带来的压迫感,甚至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满意……即便是看似一片岁月静好的“为父母打工”,其实也有很多焦虑和不安。

把家里当成一个缓冲期,一个充电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终有一天孩子要重新出发。

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31岁在家靠母亲养活的男主,在剧集结尾因为一句话选择了走进阔别十几年的职场:

如果因为没有想做的事就什么都不做,因此而停滞不前的话,就会减少与喜欢的事相遇的机会,反而是个恶循环。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永远不能丧失与具体世界连接的能力,也才有希望去找到有所热爱的职业,治愈躺平。

有人很早就找到了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也有人在不断试错:

选专业,按兴趣还是按就业前景?
想把兴趣当职业,又怕不合适怎么办?
工作三五年,为何找不到自己的长处?
工作十年没有幸福感,要不要换一下赛道?
其实除了亲身尝试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