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变化

如题所述

一、中国家庭模式经历几十年来的快速人口转变和社会变迁,家庭发展受到显著影响。虽然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系统科学地描述这种变化仍具挑战性。差异不仅存在于理论层面,还因为家庭研究缺乏量化数据。家庭关系基于婚姻和血缘,但在空间上可能存在断裂。从实用角度,“家庭户”常被视为家庭的代表或近似指标,而人口普查提供了基本数据。本文以1982-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过去四十年中国家庭户变动的主要趋势。
1、家庭规模小型化和结构简化
中国家庭户数量从1990年的2.8亿户增长至目前接近4.5亿户,增幅高于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在过去四十年持续缩小,从1982年的每户平均4.41人降至2010年的3.09人,平均每户减少1.32人。1982年,超过一半的家庭户有5人或以上,但自1990年以来,1-3人户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10年达到65%。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规模都在迅速缩小。一代人家庭户和二代户成为现代中国家庭户的主体,家庭户结构趋于简化,代数减少。虽然核心家庭户仍占主导,但单身户大量增加,多代扩展家庭户比重保持稳定,家庭户结构已从1982-2000年的“核心户主导、扩展户次之、单身户补充”转变为2000-2010年的“核心户主导、单身户与扩展户次之”。这一转变反映了低生育率、城市化、住房条件改善和家庭观念变化的影响。
2、家庭老龄化和居住模式变化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中国,这一现象也在加剧,表现为有老年人的家庭比重上升和家庭中老年人口比重增加。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有60岁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数量分别为1.23亿户和8803.6万户,占全部家庭的30.6%和21.9%。纯老家庭户数量近3000万户,3人及以上的纯老家庭户也在增多,主要集中在农村。户均老年人数量从1982年的0.22-0.24人稳定至2000年,2010年增至0.41人/户。然而,户均孩子数量从1982年的1.48人剧降至2010年的0.51人,每个家庭平均少了近1个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