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定义范围

如题所述

农民工的定义范围如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通常指的是那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户口人员,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
2、从户口性质来看,凡是持有“农业户口”的人员,不论其从事何种工作,均可被称为“农民工”;
3、在上世纪80年代,农民工想要进城务工需要得到相关批准。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
1、工资支付: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
2、劳动合同:推动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3、社会保险:加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参保率;
4、职业培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5、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6、工伤保障: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确保受伤农民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赔偿;
7、住房条件: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提供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
8、子女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其受教育权利;
9、权益维护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维护的长效机制,包括监督、举报和处理投诉等环节。
综上所述,农民工主要指持有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员,他们未经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需获得相应批准后才能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这一群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以体力为生的工人,也涵盖了所有农业户口持有者无论其职业为何。
【法律依据】: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二条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但条例没有对农民工下定义,近期引发讨论,根据人社部的该答复,“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的人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