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架一路拳谱口诀

如题所述

关于老架一路拳谱口诀的问题如下:

第一势金刚捣硅势名考释:

金刚捣礁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白,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春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拥、引棚,进左步右双采,左挤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雄着法变无穷,拥采挤按学用精。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

截拦来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掌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礁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井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拥,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拥,右采左按进靠攻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7
"老架一路拳谱" 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套拳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老架一路拳谱" 的口诀或要点:
1. **身法端正**:始终保持正确的站姿和身法,脚踏稳,重心均匀分布。
2. **起势开弓**:动作要有开合的感觉,起势要有力,像拉开一张弓一样。
3. **左靠右跟**:左手要靠近身体,右手要跟随动作,保持紧凑。
4. **左顶右撩**:左手可以用来顶挡,右手可以用来撩打对手。
5. **内外圆转**:动作要圆润流畅,内外之间的转换要自如。
6. **虚实分明**:虚实不露,使对手难以判断攻击点。
7. **阴阳分明**:阴阳转换,攻守相间,出手要迅猛。
8. **拳打风声**:练习时要使拳法有声有势,以增加威力。
9. **心静如水**:内心要保持冷静,不被对手干扰。
10. **修身养性**:武术不仅是技巧,也是修养,要保持正直和谦虚。
这些口诀和要点有助于指导练习者在实际练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老架一路拳谱" 的技巧和精神内涵。要掌握这套拳法,通常需要在资深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和磨练。
第2个回答  2023-09-1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
第九式 搂膝
第十式 上三步
第十一式 斜行
第十二式 搂膝
第十三式 上三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鞭
第二十七式 运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上三步
第三十三式 神仙一把抓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运手
第五十三式 双摆莲
第五十四式 跌岔
第五十五式 金鸡独立
第五十六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式 斜行
第五十九式 闪通背
第六十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 单鞭
第六十三式 运手
第六十四式 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 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 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 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雀地龙
第七十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式 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式 双摆莲
第七十三式 当头炮
第七十四式 金刚捣碓
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