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是怎么回事

请具体介绍一下 包括人物 系列 传统之类的

系列电影

姓名:James Bond
译名:詹姆斯·邦德/占士邦/詹姆斯庞德
编号:007
身高:183厘米
体重:76公斤
眼睛:蓝色
头发:黑色
身体特征:右脸颊、左肩和右手背有疤痕,皮肤较黑
特长:射击、飞刀、滑雪、搏击的好手
语言:能操流利法语,德语,而且对其他语言也很有天份
他充满魅力而且机智勇敢,他杀起人来铁面无情……他就是007,詹姆斯-邦德(JamesBond)。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5曰公映后,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到今天历经40年长盛不衰。
自1952年创作第一本《007》小说开始,伊安-弗兰明总共出版了15本《007》小说。当初他为自己笔下的主角起名时,认为需要一个简单的、毫不浪漫还要极具阳刚味的名字。结果他将这位特务命名为詹姆斯-邦德。从此,在每一集007电影中,一定会出现这句经典台词:“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弗兰明把一位充满魅力和冒险精神的英国间谍007介绍给了世界。不过把007带上银幕的还是第一部007影片《铁金刚勇破神秘岛》。从第一部《铁金刚勇破神秘岛》到即将播映的《谁与争锋》,007系列电影已有20多部。
007系列电影并非全部出自伊安手笔。
只有其中前13集是来自原著小说,其后都是电影公司购买“007”三字电影版权,继而另创故事拍摄。人们在电影中既见识到詹姆斯-邦德爱慕女色的一面,也看到了他追杀国际凶犯时机智勇敢的一面。同时007使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也让人们大开眼界。
就像007系列之一的《铁金刚大战金手指》的音乐一样,007影片中充满神秘感的音乐,以及变化多样的场景和漂亮的女演员,造就了007影片的成功。
甚至连一些007常用语言也成为流行的曰常用语,比如007的自我介绍:“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MynameisBond,JamesBond)。他喜欢喝马天尼(martini),他老是说:“摇匀,不要搅拌。”(shaken,notstirred)。
根据非正式统计,看过007电影的观众总数起码有20亿人次,亦即地球上每3人就有1个曾经看过007电影!现任“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样总结“007”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艳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罗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终的英雄,赋予了这部电影长久的生命力。”英国文化评论家康拉德则对人们崇拜007现象做如下解释:“如果你向往成为一名重要的人物,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007。”
1.1962年 Dr.No铁金刚勇破神秘岛
2.1963年 FromRussiawithLove铁金刚勇破间谍网
3.1964年 Goldfinger铁金刚大战金手指
4.1965年 Thunderball铁金刚勇战魔鬼党
5.1967年 YouOnlyLiveTwice铁金刚勇破火箭岭
6.1969年 OnHerMajesty’sSecretService铁金刚勇破雪山堡
7.1971年DiamondsareForever铁金刚勇破钻石党
8.1973年LiveandLetDie铁金刚勇破黑魔党
9.1974年TheManwiththeGoldenGun铁金刚大战金枪客
10.1977年TheSpyWhoLovedMe铁金刚勇破海底城
11.1979年Moonraker铁金刚勇破太空城
12.1981年ForYourEyesOnly铁金刚勇破海龙帮
13.1983年NeverSayNeverAgain铁金刚勇夺巡航导弹
14.1983年Octopussy铁金刚勇破爆炸党
15.1985年AViewtoaKill铁金刚勇战大狂魔
16.1987年TheLivingDaylights铁金刚大战特务飞龙
17.1989年LicencetoKill铁金刚勇战杀人狂魔
18.1995年Goldeneye黄金眼
19.1997年TomorrowNeverDies明日帝国
20.1999年TheWorldisNotEnough末日危机\黑日危机
21.2002年DieAnotherDay谁与争锋\择日再死
22.2006年皇家赌场

第一部:肖恩·康纳利,《诺博士》 (第一任007)
Dr. No,1962年

第二部: 肖恩·康纳利,《来自俄罗斯的爱情》(第一任007)
From Russia with Love,1963年

第三部:肖恩·康纳利,《金手指》(第一任007)
Goldfinger,1964年

第四部:肖恩·康纳利,《雷电堡》(第一任007)
Thunderball,1965年

第五部:肖恩,康纳利,《雷霆谷》(第一任007)
You Only Live Twice,1967年

第六部:乔治·拉赞贝,《女王密使》(第二任007)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1969年

第七部:肖恩·康纳利,《金刚钻》(第一任007)
Diamonds are Forever,1971年

第八部:罗杰·摩尔,《生死关头》 (第三任007)
Live and Let Die,1973年

第九部:罗杰·摩尔,《金枪人》 (第三任007)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1974年

第十部:罗杰·摩尔,《海底城》(第三任007)
The Spy Who Loved Me,1977年

第十一部:罗杰·摩尔,《太空城》(第三任007)
Moonraker,1979年

第十二部:罗杰·摩尔,《最高机密》(第三任007)
For Your Eyes Only,1981年

第十三部:罗杰·摩尔,《八爪女》(第三任007)
Octopussy,1983年

第十四部:罗杰·摩尔,《雷霆杀机》(第三任007)
A View To A Kill,1985年

第十五部:提摩西·达顿,《黎明生机》(第四任007)
The Living Daylights,1987年

第十六部:提摩西·达顿,《杀人执照》(第四任007)
Licence to Kill,1989年

第十七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黄金眼》(第五任007)
Goldeneye,1995年

第十八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明日帝国》(第五任007)
Tomorrow Never Dies,1997年

第十九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黑日危机》(第五任007)
The World Is Not Enough,2000年

第二十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择日而亡》(第五任007)
Die Another Day,2002年

第十一部:丹尼尔·克雷格,《皇家赌场》(第六任00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5
间谍
第2个回答  2007-02-15
一个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