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是不可能死刑的,从重判也不可能死刑的——河南醉驾女谭明明

如题所述


谭明明醉驾案:死刑之谜与法律考量


原定于2020年3月的谭明明醉驾案,因新冠疫情的突发而延宕至今,令公众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对于那些渴望看到公正裁决的网民,特别是那些对谭明明抱持强烈情绪的网友来说,每一次延期都像是在延长他们的煎熬期。


一些网友期待着一个死刑判决,仿佛这样的结果能抚平他们的愤慨。然而,法律并非如此简单,尤其是在酒驾犯罪的判定上。2009年,最高法的《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规定,在特定情况下,醉驾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并非一概论定死刑。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醉驾行为被列为危险驾驶罪,但至今为止,真正被判处死刑的醉驾案例极为罕见,仅有2012年上海的黄世华案,因造成"3死3伤"而被判处死刑。其余的案件,最高刑期通常为无期徒刑。


黄世华案中的细节尤其引人关注:他酒后驾车,不顾他人安危,甚至在追尾后驾车逃逸,最终酿成惨剧。他不仅有前科,且在民事赔偿上因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刑事谅解书》,这些都是法院判决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与黄世华案相比,谭明明案有其不同之处。首先,谭明明案发后,民事赔偿已积极进行,支付了457万赔偿。其次,她没有前科,且案发后并未逃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她的罪行严重性。此外,她的犯罪地点是在本地,而非跨地域作案。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2013年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谭明明的行为属于"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应从重处罚,但刑法并未规定醉驾直接判处死刑。考虑到谭明明案的特殊性,如同案犯顶罪、女性身份以及案件的社会影响,法院在量刑时会更加谨慎。


尽管谭明明案备受瞩目,但鉴于过往的司法教训,如赵作海、吴春红等冤案的影响,商丘市法院在处理此案件时会更加严谨。综上所述,尽管公众期待从重处罚,但谭明明的死刑可能性在法律框架内并不大,其最终的裁决将依据详尽的法律条文和案件细节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