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置的标志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介宾短语后置句一定是状语后置句,而状语后置句不一定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就是说把状语后置和介宾短语后置句看做两个集合,那么介宾短语后置句包含于状语后置句。

一般来说介宾短语在句中常作状语,所以常说的都是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扩展资料:

状语后置的标志词有“以”、“于”、“乎”、“自”等。

介宾短语后置:介“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1.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于长勺”是介宾短语,作谓语”战”的状语,应调整为”于长勺战”,翻译为 ”公与他一起乘车,在长勺作战”。

2.介词“以”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如: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宾短语,作谓语”饰”的状语,应调整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翻译为“用篆文、山脉、乌龟、飞鸟、野兽的形状装饰”。

3.介词“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这句话中的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应调整为“于吾前生,其闻道也于吾先”,翻译为”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也先于我”。

4.有时候,后置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宾短语后置。

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