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做哪些事情会让你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如题所述

在职场上做哪些事情会让你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比如说有很多公司每天开会的频率非常高,这会让我感觉就是在浪费时间。
有一些领导从上班到下班,基本都是在会议室里度过的。下班之后他们的会议没有结束,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说一些至关重要的话题,而是在会议室里扯东西。没有说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他们还会在里面闹出矛盾,等到会议结束以后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像这样继续下去,不仅在浪费他们的上班的时间,而且还耽误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为让属下的员工失去对工作的信心。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实际上标准的会议就是提前计划好,会议的内容,然后就是在开会的时候简单的简述一下内容。进而再选择一个关键点着重讲解一下。后面就是大家相互交流和讨论,如果不需要讨论大家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继续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还有就是当大家下班之后还可以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再去计划次日的工作事项,但是有些公司只知道白天开会,晚上加班导致员工每天上班和打仗一样剥削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我觉得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浪费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7
前两天一个在公司呆了快五年的同事被领导骂了,起因是非常小的一个事情:视频会议。
公司视频监控出了问题,供应商在加拿大,所以需要开视频会议,让供应商远程接入访问客户端定位问题。
同事连续搞了三天,供应商都没有接进会议。领导知道后,觉得很不可理解,当场就对同事发火了,末了来了一句:你都是老员工了,怎么连基本的做事方法都没有,你是要回炉重造吗?

第一天供应商没接入会议的原因是,同事虽然给对接我们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发了邮件,但是没有跟对方进行确认。结果到了开会时间,对方表示他在出差的火车上,无法接入会议。于是临时找总负责人,安排其他人。最后终于敲定了一个负责人,一个上午也过去了。
第二天到了会议时间,等了差不多10分钟,对方还没接入会议。打电话过去,对方称无法接加入视频会议。刚开始以为是会议链接有问题,于是重新定了一个视频会议。但是对方依然无法接入,经过定位发现,如果外部人员接入公司视频会议,需要开通防火墙权限。然后又一个上午过去了。
第三天,同事突然发现自己上午有其他会议,临时也找不到能帮他的人,无奈只能重新约定视频会议时间。

在他跟我讲了事情的经过后,我也觉得不能接受。作为公司老员工,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三天之后依然没有结果,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01、很多事情都是败在“想当然”上
同事单方面定了时间,还是邮件通知对方,既没有询问对方是否看到邮件,也没有确认对方时间是否合适,作为老员工的他,是真的没有基本的做事方法吗?不是,他是败在了“想当然”这个人们常犯的错误上。
同事在发邮件的前几天,跟对方有过电话沟通,才定下远程接入定位问题的方案。也正因为此,同事自认为已经跟对方约定好了,发了邮件之后,想当然的认为对方没有异议。
其实这完全是两件事,这个就好比谈合同。前期约定只是表现出合作意向,有合作意向并不代表同意合作条款。

我们之所以会犯想当然这个错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太过主观臆断。
首先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总是觉得其他人也会觉得重要。就比如同事这个事,着急的是我们,于是推己及人认为对方也会记挂在心里,时刻关注这件事情。殊不知,对方可能完全忘了这件事。
其次,我们喜欢用自己做事的方式,推断别人做事的方式。可能大部分责任心强的人,都会及时处理当天的邮件,以防给别人的工作造成不便。现实是,并不是人人都这样。责任主体方应该负责落实所有的事情,而不应该认为对方都是负责任的人。
最后,过于相信已有的经验。同事之前也开过类似的涉外会议,没听说有防火墙这回事。可是他的经验是两年前的经验。依靠经验做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们要警惕自己的经验是不是太老旧了。

02、有心对识别出潜在问题很关键
有一句话是“实践出真知”,基本意思就是一件事情只有做了,才有可能对它形成全面的认知。的确,一件事情,我们之前如果没做过,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能亲力亲为,所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别人的经验。世上无新事,世上也没有新错误。对于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大概率其他人已经遇到过,我们没有必要也去撞个“南墙”。
视频会议这件事,如果是有心的人,花十几分钟找已经做过这件事情的人聊一下,也就不会有第二天防火墙的问题了。
往往越是老员工,越无法做到有心。初入职场的小心谨慎,随着工作的熟悉度提升,已经没有了。同时,工作时间越长,就越容易盲目自信。有心的人,一般都是足够有责任心和足够谨慎的人,而盲目自信会让我们好高骛远,常常小瞧一些任务,犯一些“低级错误”。

可是工作中没有小事情。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所以工作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识别出潜在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03、越是简单的事情,越要做好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藐视”一些小事情,觉得既没有技术含量,对自我成长也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越是简单的事情,越是要做好。
人的安全感来源于对自我的掌控感,如果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特别是简单的、完全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事情,最后却搞砸了,会带给我们强烈的挫败感和失控感。

生活中,最折磨我们的应该是误火车、办事材料不齐导致重新预约、事先没有了解清楚盲目做决定等事情。
对于这类失败,我们更无法接受,也更不容易原谅自己。同事在被领导骂了后,过后的几天都比较消沉。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被领导骂,我也不知道说我自己什么好了。
并且,这类事情多了后,会让我们陷入自我指责中。大家都知道,自我指责是一件很内耗的事情。所以,看似简单的事情,不要掉以轻心,避免“自我找麻烦”。
04、如何做好工作中每一件小事
大事我们主观上就会刻意保持警惕,反而不容易出问题。越是小事情,越容易出问题,也越能反应我们做事的习惯。做好每一件小事,把好的习惯内化。
备忘录不仅记录事情,也要记录注意事项。写备忘录时,我们常常习惯只记什么时间要干什么,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写下注意事项,提醒我们可能犯的错误。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很多注意事项我们想的时候能想到,但是做的时候很容易遗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手机有一个备忘录文件夹,专门列购物清单,想到了什么会立马加进去,周末抽个时间买回来。可是,我常常忘的一件事情是带购物袋。每次想到去超市买东西,就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购物袋。可是到了周末,还是经常忘,试了各种方法后,我在大门后面贴了一个便签,上面写着:记得带购物袋,这件事情才算正在解决、

抽空整理自己的计划列表。很多事情不是前一天才定下来的,可能是几天或者几周前就定下来了。所以我们要时不时抽空的整理自己的计划列表,因为总有意外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