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绿皮火车那么多人坐?

如题所述

这个我有亲身经历,我来说一说,我坐过的火车最挤的程度。你们知道绿皮火车有多挤,因为我大学时的女朋友就是挤火车挤出来的。

那是大三的寒假过完年,我要坐火车回学校。
火车刚在站台上停靠,车门就堵死了——我看了看车门,完全没有能挤上火车的希望。
所以我是从车窗爬上火车的——我举着自己的学生证,一个车窗一个车窗地敲玻璃,脸上的表情应该是一目了然的“苦苦哀求”状,这才赶上靠窗坐的一位老阿姨,招呼旁边的人帮我开窗,把我给拽进火车,又迅速关上车窗——要不然这个车窗就别想关了,直接就能变成车门。
被拽上火车我才发现,车厢里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也不能就坐在人家茶水桌上啊!
那也没办法,只能等到下一站有人下车,才顺着往下挤的人,九牛二虎地跑到车厢衔接处,靠在角落里站着。
能在这个角落站着,已经是求之不得的好位置了。

那时候生活很慢,火车也慢,停的站也多;我老家在襄阳,从襄阳到北京的绿皮火车,需要开20个小时左右。
你想坐在地上都不可能,就只能站在车厢的角落晃荡着打盹。
火车进入河南省境内,在漯河那一站上下车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上车的人。原本就拥挤不堪的车厢衔接处,这下不但彻底被塞满了,而且挤得人几乎不能动弹。
就在刚才的上车下车中,原本跟我挤在一起的民工大哥不见了,换成了一位长发女孩,看上去是个学生妹,应该跟我一样是过完寒假回学校的吧。
她跟我斜对着,被背后的旅客紧紧地挤压在我的胳膊和侧肩上。
当然,这个零距离不是人家想要的,只是她实在别无选择。

这个姿势不但她很难受,我也很难受——她难受是因为她的胸就被压迫在我胳膊的一侧,下巴还抵在我的肩头;我难受是因为原本我还能给自己挤出一点小空间,但现在这个尴尬的姿势,我也实在是没法发力再挤!
这还不算完——现在这个姿势,我还有点斜着身子,一直下去的话肯定能累死个人!
你知道,在拥挤的车厢中,如果你无法发力固定住自己的位置,那就意味着你很快就会被一点一滴地挤到彻底不能动弹。
为了她能舒服点,也为了我自己能舒服点,我歪过头对她说:嗨,咱们能稍微换换吗?
咱也不能多说,人家女孩也是秒懂,点了点头。
我费劲地慢慢转身,双手抓着女孩的肩膀猛一使劲,跟她来了一个移形换位。
现在的姿势就舒服多了——我背对着拥挤的力量,用胳膊撑着车厢借力,还能守住这点小空间;而女孩原本窘迫的空间得到了一点解放,再也不用死扛着刚才那个难受而又尴尬的姿势了。这是绿皮火车的故事,过年的故事;也是时光的故事。
我们有时候渴望快,而快了之后,又会奢望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