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昆山为何能跻身大城市行列?

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近日公布。其中显示,全国105个大城市中,江苏省昆山市赫然在列。

简单的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昆山市人民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进开创了自己盛世。

1、有钱。

说起中国的百强县,昆山可以说是百强县的老大哥。昆山,一个刚刚被认定为大城市,连续17年的百强县第一位。在2021年全国县级市GDP中,江苏省昆山市已超4700亿的GDP,位居2021年全国GDP10强县,老大哥位置超越了很多三线城市,甚至是部分的省会城市。而昆山当时还是由苏州代管的县级市,从2019年开始,它的人均GDP就高达24万,高出上海非常多,上海当时的人均GDP才17万左右,是真正可以和一线城市可以扳手腕的地方。

2、有人。

昆山常住人口达到209.25万人,城区人口达到141.43万人,城区人口达到Ⅱ型大城市要求。主导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是领先的,有了优势产业就会吸引外来人口,据说昆山本地人口60万,外来人口220万。我们常说安居乐业,一般来说先就业挣钱,在安居发达的产业,充足的就业岗位是根本。

3、有优势。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昆山的地理位置就占了先天优势。你可以说昆山是上海的后花园,也可以说昆山是苏州的钱少钱有经济发达的上海大都市后,有实力不俗的苏州做支撑,昆山无论怎么混都不会太糟糕。当然了,有这样的背景优势,如果自己不抓住机遇,也很难发展起来。凭借着地理优势,昆山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以至于昆山的外来人口每年都很多。

昆山的经济结构是怎样的?

昆山很大一部分的经济都是由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的,因为昆山电子厂特别多,而且台资企业有很大比例,这些电子厂每年为昆山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昆山之所以受到这些企业的青睐,主要原因还是在上海和苏州的企业成本高,这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昆山自然是不二的选择。

所以说去过昆山打工的人对于昆山没有什么好感,毕竟所谓的电子厂工作就是人类钱少。而对于在昆山定居的人来说,自然还是可以的。在昆山定居,去上海和苏州都很方便,这也是昆山能够吸引人的一大优势。现实中很多人房子买在昆山,人却在上海工作,因为那些高科技企业大多位于上海,而上海的房价让很多人抛弃了在上海购房的幻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定居昆山的原因之一。

在昆山找工作,如果你只是想找份工作,打工其实没什么难度,但是如果想找个合适的工作,确实很难。说白了,昆山很多企业给不了上海那样的工资水平,也许同样的工作,在上海的工资要比昆山高。

昆山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昆山是昆山人民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1985年,眼瞅着国家批准了14个沿海经济特区没他的份儿,昆山人决心赌一把,自己创立了一个开发区。在老城区东边的一块水稻田里面划出了一块地,一座小院,两幢平房,十几个人便从财政里面抠出了50万,自费成立了工业小区,并且还把广告打到了上海虹桥。

昆山有个著名招商方式--拆笔记本招商,就把一台笔记本拆出1000多个零件,逐步核对看看哪样是昆山没有生产,就针对于这一项进行招商。就这样,昆山把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摸得门清,从基础的材料到产品组装,昆山都能够供应。昆山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巅峰时期,全世界1/3的笔记本都在这里生产。

在昆山,一台笔记本十分钟就可以组装完成八成零部件,开车30分钟就能买到一笔十万的订单,工厂四天就能交货。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昆山闹感冒,国际市场就要打喷嚏。

昆山接下来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走出来不容易,要走下去就更不容易,现在的昆山总体来说靠的还是会密接性的代加工产业,要想继续稳步发展的话,急需产业迭代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高科技高技术性产业才是昆山的未来。

说在最后的话:昆山的发展对于其他县级市有其借鉴意义,但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产业,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单纯的复制永远不可能创造奇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7
简单的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昆山市人民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进开创了自己盛世。

1、有钱。

说起中国的百强县,昆山可以说是百强县的老大哥。昆山,一个刚刚被认定为大城市,连续17年的百强县第一位。在2021年全国县级市GDP中,江苏省昆山市已超4700亿的GDP,位居2021年全国GDP10强县,老大哥位置超越了很多三线城市,甚至是部分的省会城市。而昆山当时还是由苏州代管的县级市,从2019年开始,它的人均GDP就高达24万,高出上海非常多,上海当时的人均GDP才17万左右,是真正可以和一线城市可以扳手腕的地方。

2、有人。

昆山常住人口达到209.25万人,城区人口达到141.43万人,城区人口达到Ⅱ型大城市要求。主导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是领先的,有了优势产业就会吸引外来人口,据说昆山本地人口60万,外来人口220万。我们常说安居乐业,一般来说先就业挣钱,在安居发达的产业,充足的就业岗位是根本。

3、有优势。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昆山的地理位置就占了先天优势。你可以说昆山是上海的后花园,也可以说昆山是苏州的钱少钱有经济发达的上海大都市后,有实力不俗的苏州做支撑,昆山无论怎么混都不会太糟糕。当然了,有这样的背景优势,如果自己不抓住机遇,也很难发展起来。凭借着地理优势,昆山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以至于昆山的外来人口每年都很多。

昆山的经济结构是怎样的?

昆山很大一部分的经济都是由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的,因为昆山电子厂特别多,而且台资企业有很大比例,这些电子厂每年为昆山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昆山之所以受到这些企业的青睐,主要原因还是在上海和苏州的企业成本高,这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昆山自然是不二的选择。

所以说去过昆山打工的人对于昆山没有什么好感,毕竟所谓的电子厂工作就是人类钱少。而对于在昆山定居的人来说,自然还是可以的。在昆山定居,去上海和苏州都很方便,这也是昆山能够吸引人的一大优势。现实中很多人房子买在昆山,人却在上海工作,因为那些高科技企业大多位于上海,而上海的房价让很多人抛弃了在上海购房的幻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定居昆山的原因之一。

在昆山找工作,如果你只是想找份工作,打工其实没什么难度,但是如果想找个合适的工作,确实很难。说白了,昆山很多企业给不了上海那样的工资水平,也许同样的工作,在上海的工资要比昆山高。

昆山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昆山是昆山人民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1985年,眼瞅着国家批准了14个沿海经济特区没他的份儿,昆山人决心赌一把,自己创立了一个开发区。在老城区东边的一块水稻田里面划出了一块地,一座小院,两幢平房,十几个人便从财政里面抠出了50万,自费成立了工业小区,并且还把广告打到了上海虹桥。

昆山有个著名招商方式--拆笔记本招商,就把一台笔记本拆出1000多个零件,逐步核对看看哪样是昆山没有生产,就针对于这一项进行招商。就这样,昆山把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摸得门清,从基础的材料到产品组装,昆山都能够供应。昆山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巅峰时期,全世界1/3的笔记本都在这里生产。

在昆山,一台笔记本十分钟就可以组装完成八成零部件,开车30分钟就能买到一笔十万的订单,工厂四天就能交货。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昆山闹感冒,国际市场就要打喷嚏。

昆山接下来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走出来不容易,要走下去就更不容易,现在的昆山总体来说靠的还是会密接性的代加工产业,要想继续稳步发展的话,急需产业迭代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高科技高技术性产业才是昆山的未来。

说在最后的话:昆山的发展对于其他县级市有其借鉴意义,但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产业,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单纯的复制永远不可能创造奇迹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