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介绍一下刘赶三,就是唱戏的那个

有一部电视剧叫《天下第一丑》,拍得很好,但不知内容有多少是可信的,我对夏雨演的刘赶三很感兴趣,不过找到的资料很少,请大家帮帮忙。

  刘赶三
  在清末京剧丑行演员中,首屈一指的要数刘赶三。清 朝画家所作"同光十三绝"的画像中,将刘赶三在《探亲 家》中扮演乡下老妈妈的形象列人其中,与程长庚、谭鑫 培、徐小香、梅巧玲、郝兰田等各行当中最优秀的演员并 列,可见当时对他的推崇。 ��

  刘赶三(1816--1894),名宝山,字韵卿,天津人。他 从小读书很用功,不到20岁,已颇有才学和名气。但屡 考不中,乃由业余爱好京剧"下海"成为专业演员,先学 老生,后改丑行。他因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被人叫 做"刘赶三"。他的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同 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根据剧情自编唱词唱腔,改变 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状况。他不仅擅演《连升 店》、《请医》、《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 等老戏,尤其对一些"丑婆"戏演得最拿手,如《探亲 家》的乡下妈妈,演来冠绝一时。他演此剧时骑真驴上 台,这匹驴全身漆黑而四蹄皆白,取名"墨玉",刘赶三 平时对之进行精心训练,上台时墨玉不惊不惧,听从指 挥,切合剧情,使观众大为惊奇,每演此剧,必往观看, 刘赶三因此声名大振。甚至等级森严的皇宫也破例允许他 牵驴进宫。据说刘赶三死后第二天,这匹驴也死了。 ��

  其实,刘赶三并非仅因骑驴上台而炫奇取胜。他之所 以名重京师,主要在于他不畏强暴,雄辩多才,常常在演 出中,利用丑行演员可以当场抓限、插科打浑的职业特 点,借题发挥,指斥权贵、针砭时弊,尖刻异常。尽管因 此而多次遭到权贵的嫉恨和迫害,但他始终不改。据说慈 禧太后看戏时总是坐于堂中,光绪皇帝则侍立一旁,犹如 仆人一般,刘赶三对此甚为不平。一次演《十八扯》时, 他扮演其中的孔怀,一会儿装大臣,一会儿装皇帝,于是 加进一段念白:"别看我是假皇帝,还能有个座位,那真 皇帝天天侍立,何曾得坐呢?"慈禧为掩众人口,从此允 许光绪坐着看戏。

  再如一次刘赴三在一个官宦之家演《请 医》,他扮演庸医刘高手,请他看病的人对他说:"先 生,这可到了,留点神儿,别让狗咬了。"刘起三指着台 下的座客说:"这门儿里头,我早知道,是没有狗的,不过有的都是走狗!"台下满座为之变色,又不便发作,无 可奈何。传说同治皇帝因花天酒地、生活荒淫患梅毒而 死,为了掩其丑闻,对外说是得天花病而死。刘赶三在演 《请医》时,即兴打浑,加以讽刺说:"东华门我是不去 的,因为那门儿里头,有个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 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 啦!我要再进东华门,被人家瞧见,那还有小命儿吗?"闻者听了吓得伸出舌头缩不回去,甚至有人把他当成疯子。

  类似的轶闻流传甚多,说明刘赶三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丑角 演员随戏寓讽、执艺以谏的胆识、才干和本领。当代戏曲 专家任二北先生对刘赶三作了极高的评价:"一身是胆, 铁骨钢肠,从不知权势为何物。方其于技艺中大张挞伐时,短兵一挥,广座皆无!其技敏绝,其勇空前,为优谏 拓出'大无畏胆'与'大无人境'。"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2837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6
刘赶三(1816--1894),名宝山,字韵卿,天津人。他 从小读书很用功,不到20岁,已颇有才学和名气。但屡 考不中,乃由业余爱好京剧"下海"成为专业演员,先学 老生,后改丑行。他因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被人叫 做"刘赶三"。他的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同 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根据剧情自编唱词唱腔,改变 以往丑行"重念不重唱"的状况。他不仅擅演《连升 店》、《请医》、《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 等老戏,尤其对一些"丑婆"戏演得最拿手,如《探亲 家》的乡下妈妈,演来冠绝一时。他演此剧时骑真驴上 台,这匹驴全身漆黑而四蹄皆白,取名"墨玉",刘赶三 平时对之进行精心训练,上台时墨玉不惊不惧,听从指 挥,切合剧情,使观众大为惊奇,每演此剧,必往观看, 刘赶三因此声名大振。甚至等级森严的皇宫也破例允许他 牵驴进宫。据说刘赶三死后第二天,这匹驴也死了。
第2个回答  2007-02-16
刘赶三(1816-1894)名宝,字韵卿,号兰轩。天律人。原为中药商出身。早年在天津群雅轩票房活动,学张二奎的唱法。到北京后拜郝兰田为师,搭入三庆班,同时到景泰、泰华等班串演。他会戏很多,如扮演《老黄请医》中的刘高手、《连升店》中的王老好、《绒花计》中的崔八、《虹霓关》中的旗牌等,尤其是扮演《拾玉镯》中的刘媒婆、《瑨球山》中的窦氏、《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等,最为出色。他学奎派的唱,发挥奎派唱的长处,为他人所不及。他善于运用“五官挪位”的特技,面部变化多种多样,增强了丑角表演的滑稽趣味。

刘赶三,生于1817年,卒于1894年。名宝山,天津人。初学老生,后改丑角,尤善丑婆角色。如《拾玉镯》之刘媒婆;《探亲家》之乡下老妈妈;《思志诚》之妈妈等均极其出色。在《探亲家》中他是骑着真毛驴上场,由于毛驴能懂锣经,会跑圆场,极其驯服,在京城演出轰动一时。他经常在演出中借题发挥,插科打诨,针砭时弊,甚至讽刺皇帝和王公大臣,在观众中很有人缘。鉴于他的表演非常受观众欢迎,各戏班争相邀请他演出。一日赴三处演戏,连"赶三包",故名刘赶三。因他不肯遵守三庆班不得私自外搭班的班规,被驱除出三庆班,只在小班社演出,直到程长庚病逝后才回三庆班。

其实,刘赶三并非仅因骑驴上台而炫奇取胜。他之所 以名重京师,主要在于他不畏强暴,雄辩多才,常常在演 出中,利用丑行演员可以当场抓限、插科打浑的职业特 点,借题发挥,指斥权贵、针砭时弊,尖刻异常。尽管因 此而多次遭到权贵的嫉恨和迫害,但他始终不改。据说慈 禧太后看戏时总是坐于堂中,光绪皇帝则侍立一旁,犹如 仆人一般,刘赶三对此甚为不平。一次演《十八扯》时, 他扮演其中的孔怀,一会儿装大臣,一会儿装皇帝,于是 加进一段念白:"别看我是假皇帝,还能有个座位,那真 皇帝天天侍立,何曾得坐呢?"慈禧为掩众人口,从此允 许光绪坐着看戏。 再如一次刘赴三在一个官宦之家演《请 医》,他扮演庸医刘高手,请他看病的人对他说:"先 生,这可到了,留点神儿,别让狗咬了。"刘起三指着台 下的座客说:"这门儿里头,我早知道,是没有狗的,不过有的都是走狗!"台下满座为之变色,又不便发作,无 可奈何。传说同治皇帝因花天酒地、生活荒淫患梅毒而 死,为了掩其丑闻,对外说是得天花病而死。刘赶三在演 《请医》时,即兴打浑,加以讽刺说:"东华门我是不去 的,因为那门儿里头,有个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 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 啦!我要再进东华门,被人家瞧见,那还有小命儿吗?"闻者听了吓得伸出舌头缩不回去,甚至有人把他当成疯子。
类似的轶闻流传甚多,说明刘赶三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丑角 演员随戏寓讽、执艺以谏的胆识、才干和本领。当代戏曲 专家任二北先生对刘赶三作了极高的评价:"一身是胆, 铁骨钢肠,从不知权势为何物。方其于技艺中大张挞伐时,短兵一挥,广座皆无!其技敏绝,其勇空前,为优谏 拓出'大无畏胆'与'大无人境'。"

以上为刘赶三事迹及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www.GOOG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