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强化原理中的强化程式分为哪几类?

如题所述

强化的程式是指运用强化的方式。强化的程式可分为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程式。间隔强化又分为时间式间隔和比率式间隔,分别又分为定时、变时和定比率变比率。

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扩展资料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但是,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化程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1

教育学中,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强化原理中的强化程式根据强化实施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将其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式强化两大类。

间歇式强化又分为四种:固定时距强化、变化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

教育学中的要点:教师一定要遵守约定的行为,这样才可以作为学生改变的独化物。双方公平协商契约,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对期望行为的描述和结果。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具休,可观察,可评估。在新行为习惯形成后,行为契约应慢慢消失,在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可共同商定新的契约。

扩展资料:

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评价:

优点:克服了联结派学说的局限,对强化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扩展了联结派心理学家的眼界,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塑造和矫正行为。

缺点:缺乏对人类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的关注,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将所有学习行为简单的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狭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17
根据强化实施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将其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式强化两大类。其中,间歇式强化又分为四种:固定时距强化;变化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根据强化实施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将其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性强化,而间歇性强化又分为四种:固定时距强化,变化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