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已、巳。怎么区分这三个字。

我记得小时候有个顺口溜。怎么说的。

顺口溜:
张口己,闭口巳;半开半闭就是已。
“‘已’字口半开,‘己’字口全开,‘巳’字嘴巴闭起来。”
区别:
1、拼音不同。
己 拼音:jǐ 
巳 拼音:sì
已 拼音:yǐ
2、意思不同。

解释: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
例句:章太炎是近代着名学者,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检朴,从不求虚名。

解释:巳时,旧时记时法,相当于九点到十一点。
例句:两人闲聊间,不知不觉已近巳时,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多,想来昨夜的闹戏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疲劳。

解释:停止:争论不已。 已经:早已知道。 古又同“以”。
例句:万不得已时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勿将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当作补品而滥用。
3、写法不同。
己 笔顺是 己;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要出头。
巳笔顺是用巳;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一笔第二笔相接,闭口。
已笔顺是 已;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不要跟第一笔相连,要出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5

巳满,已半,己不出。自己的“己”字不封口,已经的“已”字半封口,申巳的“巳”字全封口。总而言之,“已”字口半开,“己”字口全开,“巳”字嘴巴闭起来。

“巳”读si,第四声。是地支的第六位(子丑寅卯辰巳),旧时计时法上午九到十一时叫“巳时”。“已”读yi,与“乙”字同音,读第三声。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不要跟第一笔相连。

已字字义:1、(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完成,完毕 [finish],已,成也。——《广雅》;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己”读ji,读第三声,是天干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要出头。

扩展资料

已字构成的词语很多,如:已往、已经、已故、已婚、不得已、迫不得已。已,周代姒姓伯爵诸侯国,是夏禹王之后。封地位于现河南省开封市雍丘县。

用巳作声旁组成的合体字有:汜, 汜水,在河南省。祀,祭祀。圯, 桥。相传秦末张良纳履于圯上,这个圯,就是桥。异,日新月异。导,指导,领导。

用己作声旁组成的合体字有:记,记忆,纪,纪念,纪律,忌,妒忌,起,起来,用“己”组成的常用词语有:自己、利己、异己、安分守己、各抒己见、损人利己、知己知彼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己

百度百科——已

百度百科——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注:本文声调部分采用数字标注声调,目的是让你在不同的浏览器中都能获得正确的信息。
不少同学对“巳”、“已”、“己”三个字分辨不清,写错的很多。如“已经”写成“巳经”、“己经”,“自己”写成“自已”、“自巳”等。“巳”、“已”、“己”这三个字的字形只有细微的差别。这三个字的字形区别可以用个顺口溜来记忆:
已半巳满不出己。
“‘已’字口半开,‘己’字口全开,‘巳’字嘴巴闭起来。”
还是让我们详细看一看“巳、已、己”三个字的写法和用法吧。
“巳”读si4。是地支的第六位(子丑寅卯辰巳),旧时计时法上午九到十一时叫“巳时”。笔顺是
用巳作声旁组成的合体字有:
汜si4 汜水,在河南省。
祀si4 祭祀。
圯yi2 桥。相传秦末张良纳履于圯上,这个圯,就是桥。
异yi4 日新月异。
导dao3 指导,领导。

“已”读yi3,与“乙”字同音。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不要跟第一笔相连。已字不组成其他合体字,但用它构成的词语很多,如:已往、已经、已故、已婚、不得已、迫不得已。
“己”读ji3,是天干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笔顺是 己;书写时注意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要出头。
用“己”组成的常用字有:
记ji4 记忆
纪ji4 纪念,纪律
忌ji4 妒忌
起qi3 起来
岂qi3 岂有此理
妃fei1 皇妃
改gai3 改变
凯kai3 凯旋
用“己”组成的常用词语有:自己、利己、异己、安分守己、各抒己见、损人利己、知己知彼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自己的己竖弯钩不出头
已经的已竖弯钩出头一般
辰巳午未的巳竖弯钩和上下两横是相连的,很容易区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08
己己己,自己不出头;. 已已已,已经半出头;. 巳巳巳,巳巴全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