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协议的时候盖章但未签字,是否有效?

和别人签订了商业协议,协议注明“签字盖章后生效”,对方签了字并盖了章,但我方只盖了章未签字,请问一旦产生纠纷,该协议是否有效?

合同上盖了公章没签字是有效的。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际,就是合同生效之时。两者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扩展资料

无效合同的类型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无效合同包括以下五种: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我国《合同法》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采用两分法: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的,为无效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为可撤销合同。

1.构成因欺诈订立的无效合同的条件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的,须具备如下要件:

(1)欺诈方主观上有故意。欺诈是一方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因此,只有存在欺诈的故意,才会构成欺诈。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方明知自己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有意隐瞒真实情况,为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为之。

此种故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须有使相对方陷入错误的故意;第二,须有提供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故意。对于欺诈方是否有因欺诈行为而使自己获得不法利益或使相对方遭受损失的故意,不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

(2)欺诈方在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的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欺诈通常分为两种:一是积极的欺诈行为,即欺诈人故意告知相对方虚假情况的行为。

例如,将赝品说成真品,将低劣产品说成优质产品;二是消极的不作为,即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行为。一般说来,当事人并没有普遍的提示或告知义务,但按照法律或合同规定,或者根据交易习惯或诚实信用原则有告知义务而不告知的,就属于欺诈行为。

2.构成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的条件以胁迫手段订立的无效合同,须具备如下要件:

(1)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胁迫是指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陷入恐惧。所谓胁迫的故意,是指胁迫方以某种方式相要挟迫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并作出意思表示。

胁迫的故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胁迫人有使被胁迫人产生恐惧心理的意思;二是胁迫人希望被胁迫人基于该恐惧心理而作出某种意思表示。至于胁迫人是否有通过胁迫为自己牟取财产上的利益使相对人蒙受财产上的损害的目的,并不影响胁迫的成立。

(2)胁迫人实施了胁迫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只盖章未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合同是由单位的委托代理人在其权限范围内、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盖的章,则合同有效。
      2、如果签字的委托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合同的,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后,所签合同有效。未经追认的,合同无效,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民法通则》
      第三十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第2个回答  2010-11-26
您好,我们是西南民族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成员,针对您的问题我们做出如下解答(学生意见仅供参考):
在法律上协议和合同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当事人之间设立权力义务关系的合意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因此,不管是协议,还是合同,都要具备合同的一般要件,即合同的主体,双方的权力义务,违约和赔偿,争议的解决,管辖的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等。
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总则第三十二条规定,合同成立时间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且第三十七条规定,合同书与合同成立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可知,该协议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则协议有效。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14
只盖章未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合同是由单位的委托代理人在其权限范围内、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盖的章,则合同有效。
  2、如果签字的委托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合同的,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后,所签合同有效。未经追认的,合同无效,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民法通则》
  第三十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第4个回答  2010-11-26
没有完全生效,如果发生纠纷,就看你的律师的本事了,就是这种时候看得出律师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