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拿破仑的反面资料!

最近要开历史的辨论会!我求各大网友给我一份拿破仑的反面资料!非常感谢

长期以来,拿破仑一直蒙受着学院、媒体以及政治家的嫉妒和恶语相加。人们必须把他像其他历史人物那样公平对待。”巴黎拿破仑基金会的会长特瑞·伦茨说。

巴黎附近马尔梅松宫(拿破仑以前的私人官邸)的主管切瓦里尔对此颇为赞同,他表示,“人们往往只看到拿破仑作为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或者独裁者的形象,至于他为法国的《民法典》、国家银行以及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很少有人提到。”

今年3月21日,同样是《拿破仑法典》正式颁布200周年。这部1800年在拿破仑的推动下开始编纂的法典,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商业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把大革命自由平等、自然理性的思想用详细且通俗易懂的形式规定下来,被称为奠定了现代市民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

法典的颁布,不仅解决了当时法国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而且随着拿破仑权力的扩张,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甚至在欧洲以外的加拿大、埃及、玻利维亚等国,也都曾经以《拿破仑法典》作为自己立法改革的蓝本。

到目前为止,这部只有436页的法典在经历了两个皇帝、三个帝国和四个共和国之后,一半以上的法律规定依然有效。

“战场上的所有胜利都随着滑铁卢一战的失败烟消云散,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的那部民法典。”在圣赫勒拿岛上被囚禁的岁月里,拿破仑对编写《圣赫勒拿岛回忆录》的作者如是说。

欧洲之父?

法国《费加罗》杂志刚刚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9%受访的法国人看来,曾经带着军队远征俄罗斯和埃及的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另外有49%的人则认为拿破仑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39%持批评意见的人当中,应该以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居多。对大多数法国普通老百姓来讲,拿破仑还是一个完美的民族英雄形象。反倒是学界中人持批评意见的比较多。”高毅教授解释说,“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

色当战役失败之后(普法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破灭。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拿破仑作为曾经战胜普鲁士的勇士再次成为神话。“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拿破仑在政治上是有错的。”研究拿破仑多年,目前管理着拿破仑私人官邸的伯思哈特·谢瓦利埃说。

“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学术界的。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高毅教授补充说。

不管怎样,拿破仑作为一个一生都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拥有一大批崇拜者。自从1822年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的监狱中去世后,关于他的书共出版了8万余册;而以这个来自科西嘉的传奇人物为原型拍摄过电影的导演在全世界多达200余位。即使是在加德满都的图书馆,人们也能看到壁橱上放置的拿破仑头像。

“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

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拿破仑仍然被法国人认为是除查理大帝和戴高乐之外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凭着他的宝剑和法典,拿破仑就成了现代欧洲的先驱者。”法国历史学家让·图拉德最近在他的一次演讲中强调,“拿破仑是欧洲之父”。

大帝登基

-本报记者 冯静 编译

1804年12月2日清晨,寒风裹携着雪花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参加拿破仑登基典礼的客人从凌晨6点开始就已经陆续从家里出发,前往巴黎圣母院。圣母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务必使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事实上,从5个月前开始,他们就已经为此而忙碌,登基典礼上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都由通晓礼仪的资深外交官——一名旧王朝的后裔精心设计。

虽然天气寒冷,整个巴黎城还是万人空巷,50万名市民几乎全都聚集到了从杜伊勒里宫(拿破仑的寝宫)到巴黎圣母院沿路的两边,甚至连沿街阳台和窗口的位置也被高价出租给疯狂的市民。围观的人群显得很安静,对即将开始的典礼,人们的好奇多于兴奋。

与教皇相互妥协

上午9点,教皇庇护七世准时从下榻的杜伊勒里宫出发。他乘坐的马车由法国骑兵队护送,按照惯例引领仪仗队的是教皇的使节——但这次的使节却骑在一头驴子的身上。这项故意的安排引起了两旁市民一路的嘲讽和讥笑。

拿破仑从来都不喜欢罗马教廷,但为了使自己的统治能因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变得稳固,他还是选择了像曾经建立欧洲帝国的查理大帝那样接受教皇的加冕,只是他不会自己前往梵蒂冈,而是希望教皇能亲自来巴黎。

早在8月份,教皇已经接到了拿破仑的邀请。他本来不想答应这个法国人的“无理要求”,但与拿破伦邀请他的原因类似的是,教皇考虑到妥协可能改善教会在欧洲受革命浪潮影响日渐衰退的处境,而且说不定还能趁机讨回被法军占领的封地。他最后还是答应在11月初前往巴黎,为此,皇帝的登基典礼不得不从拿破仑最喜欢的11月9日(雾月革命纪念日)推迟到12月2日举行。

11月25日,拿破仑身穿猎装,在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迎接教皇的到来。相互拥抱之后,拿破仑的马车突然开始前行,他自己则率先从一侧跳上马车,然后才邀请教皇上来——孰尊孰卑一开始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12月2日正午12点,几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巴黎市苍白阴冷的天空。拿破仑和约瑟芬金碧辉煌的马车刚刚缓缓驶到巴黎圣母院,而庇护七世此时已经在清冷的宫殿里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

巴黎圣母院,这座从1179年开始就见证法兰西历届国王加冕仪式的宫殿,只是当初为典礼选择的场地之一。另外还有一个选择是巴黎练兵场,那里曾经举行过很多革命庆典,但是被拿破仑拒绝了。德国历史学家富尔克·乌里希认为,这个“暴发户”是因为担心自己身穿华服出现在这里会受到民众的嘲笑,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典礼。这里的好处是,既可以方便为那些参加典礼的要人提供服务,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和围观的群众拉开适当距离。为了这场典礼,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街道重新铺设石块,路边整栋的房子被拆毁,以便为当天的仪仗队腾出地方。

加冕

拿破仑在宫殿门口披上沉重的冕袍,与拖着长长裙裾的约瑟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在描述这次盛典时,都称之为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舞台剧”。在典礼举行的几个星期以前,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已经借助玩具娃娃和模型熟悉了典礼上的每一个细节。

<br> 空旷的大厅里,191名来自欧洲各地名门望族的嘉宾个个身穿华服,他们被专门邀请来参加这次登基大典。这也是为了向他们展示拿破仑的帝王威严。

拿破仑两年前从意大利带来的音乐家专门为这次的加冕弥撒、仪仗队表演以及典礼的各个环节作曲,为之演奏的是两个分别由4支合唱团和300名演奏者组成的乐队。

设计礼服的宫廷画师据说是从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的穿着中得到的灵感,为拿破仑设计了束脚的裤子,西班牙风格的背心以及丝绒帽子。放在圣餐台上的王冠用黄金打造,是仿古罗马式的桂冠造型。

坐在圣餐台前等候加冕的拿破仑,身着镶嵌着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据说是查理大帝登基时曾经用过的宝剑,手执权杖。按照拿破仑的计划,这些装饰应该让它看上去更有威力。但是按照历史学家罗曼·莱克的理解,“此时他脸上却表现出一种少有的不自信和僵硬,他似乎是被自己的威严给压倒了。”

弥撒过后,教皇为拿破仑夫妇的头上和手心分别施了涂圣油礼,并且为他们的王冠赐福。关于加冕的那一刻,史学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拿破仑自己从圣餐台上拿过桂冠,亲手为自己戴上。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而之前由法国19世纪另一位历史学家提出的说法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抢过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后一种说法因为富于戏剧性,传播的范围似乎更加广泛。

整个加冕仪式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在沉重的礼服下,拿破仑自己也不时表现出困倦的表情,好几次控制不住地打着哈欠。几乎所有在场的嘉宾后来都抱怨这个加冕仪式过于冗长,而巴黎圣母院的宫殿也太过寒冷了。

10年之后,欧洲反法联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1815年,重返巴黎的拿破仑最终兵败滑铁卢,“百日王朝”结束,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驱逐到大西洋上的孤岛圣赫勒拿岛了却残生。

拿破仑生平(配文)

●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岛

●1793年拿破仑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革命党雅各宾派的拥护者。

●1795年拿破仑率兵平定巴黎的贵族暴动,之后升为军队主帅。

<br> ●1796年与约瑟芬成婚,在意大利战役中战胜奥地利人,把法国疆域向西南方向扩展。

●1799年欧洲各国第二次组织反法联盟,法国渐入下风。

●1804年通过全民公决,拿破仑成为法国皇帝。

●1805年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击败俄奥军队。

●1806年奥地利和普鲁士拒绝加入拿破仑保护下的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6
1,长时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死亡,剥夺了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力;
2,用战争和武力解决问题并树立威信和荣誉,给后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战后,欧洲建立凡尔赛体系,首先倡导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一直延续到今,虽然中间战争不断,但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和平的重要,从国联到联合国,人类一直没有放弃。期间的1848革命、普鲁士的铁血统一、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一战、二战无不受其影响。物理能够统一欧洲?荣誉、魅力谁不想要?!;
3,以个人魅力吸引、影响人类,给近代赞成极不良影响。拿破仑的军队吸引欧洲各国人加入,崇拜极其狂热,拿破仑运回巴黎,全巴黎人出外缅怀、悼念,这都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人类从宗教狂热中刚走出又陷入英雄狂热中,从此,人类对英雄的信任和听从达到及至。从希特勒到毛泽东,领袖成了神话,当神话破灭时,人们难以置信。人的思想自由、平等被无形中剥夺,成了工具;
历史是人的历史,拿破仑为其自己的荣誉破坏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平衡,从这点说,他的一切功劳都是徒劳。

拿破仑性格上的过失
在性格上他过于坚强自信
这种性格在他崭露头角的时候
可以帮助他排除困难,力排众议,去争取辉煌的成功
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这不能不说是拿破仑成功的基础
但是,这种性格的成功
是建立在正确的判断之上的
当拿破仑站在事业的顶峰时
他的感性已经战胜他的理性
成为他性格的主宰
他精于算计的性格,已经被他征服世界的热情所埋没
此时
拿破仑的坚强自信
已经是加速他灭亡的推进剂
在此时,他同样是力排众议
但那已是一个毁灭性的决定了!

讨论一下伟大人物的过失其实也很有好处,比如说,丘吉尔一战时任海军大臣时组织策划了一次进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战役,结果惨败,于是混不下去被赶出了内阁,战后竞选议员,也失败了一两回,有一个照片很好玩,丘吉尔竞选失败后在雨中失落地站着,很落魄。还有他去纽约时炒股也亏了很多,还好他股市的老朋友帮了他,可见伟大人物也不是总是成功,也有失算失误的地方。
拿破仑也是一样的,只是他被人神话了,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本来的一些面貌被歪曲了,大陆封锁令是他在战略上最愚蠢的地方,我几乎无法想像他会想出这样愚蠢而无用的策略来,他的弟弟荷兰国王路易多次反对这一政策,达武元帅一直驻扎在柏林就是为了执行大陆封锁令,结果他的一位难得的名将一支精锐被一直束缚在柏林,后来1814年他的马黎的守将投降,让拿破仑被迫退位,如果当时达武守巴黎的话也许可以有很大的保障,拿破仑复位后接受了教训,让达武守巴黎,可惜的是这一回他自己在滑铁卢就输了,巴黎倒根本不是问题了,所以一次错误的决定总是导致连锁的反应。
他进攻西班牙也是严重失误的,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要两线作战,而且西班牙国王是亲法的例,他还硬是要去征服一下西牙?后果不说大家也是知道的。
这是他政策上的两大失误,伐俄就不说吧,因为伐俄其实也是必然的,他和俄国早晚要有一战,所以我倒并不认为他伐俄是一个严重失策,至少不是上面那么明显吧。
关于波拿巴的勇敢,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无所畏惧的非凡人物,可是,他有没有胆小畏惧过的时候呢?应该有,阿尔科拉大桥的那个时候,他迟迟不敢下决定,很优柔寡断,结果他手下的将军都要他下命令,奥热罗将军说,为了你的声雀,为了部队的生命,你必须进攻,于是他才发动攻击。
他也有胆怯的时候的。
揭开伟人的面纱,。里面也是一堆白骨而已。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37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