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的历史?

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墓,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曾经驻扎新乡,军队据点在辉县,而冯玉祥本人办公的地方则在新乡(今新乡市老公园南门)建国后改为图书馆。据说门前曾经有两门古炮,如今已经丢失。而新乡的飞机场本是冯玉祥将军为烈士置办的陵园,败退后被日本人建成飞机场。此外还有日本人曾经建立了发电厂(今新乡市儿童公园附近)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意义,但是如今这段历史已经鲜为人知了。
  1949年8月至1952年4月,设立平原省,新乡市为平原省省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原武、阳武合并为原阳县。1952年平原省撤销,新乡、安阳、濮阳专区改属河南省。新乡市归河南省直辖。同时新乡专署迁驻新乡市,所辖除封丘、长垣归濮阳专区外,其它各县均归属新乡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封丘、长垣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长垣县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新乡、安阳两专区合并为新乡专区,全境属之。1960年撤销新乡、获嘉二县建制并入新乡市。1961年10月,恢复新乡、获嘉二县建制,同时新、安两专分治。新乡市和获嘉、辉县、新乡、汲县、原阳、延津、封丘归新乡专区。长垣县归安阳专区。1967年新乡专区改名新乡地区。1974年新乡市改为省地双重领导,1978年1月,又改归新乡地区领导。1983年9月,新乡县和汲县划归新乡市领导。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仍隶属新乡地区。1983年安阳地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2月撤销新乡地区,新乡市辖新乡县、汲县、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长垣8县,至此,形成了新乡完整的市带县体制。1988年11月汲县改为卫辉市,辉县改为辉县市,隶属关系未变。至1999年底,新乡市下辖卫辉市、辉县市、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城区设有卫滨、红旗、牧野区、凤泉区,另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工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http://xx.qnr.cn/forumdisplay.php?fid=15 你到这里看看,专门对新乡历史做系统的介绍,很多文章,包括地理,人物等方面
第2个回答  2013-10-17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中期,全市大部分区域已进入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即传说的尧、舜时期,我国分为九洲,全地域今之新乡、获嘉、卫辉市、辉县市、新乡市区属冀州,今之延津、封丘、原阳县西部属兖州,长垣、原阳县东部属豫州。
夏代 全区是夏族活动的中心区域。相传夏后氏之世,古封父国,即在今封丘县境内。夏末有名的鸣条之战,就是在封丘进行的,最后桀败,夏亡。
商代 全区大部属畿内地。这时的小城邑有牧(今卫辉市北)、凡(今辉县市南樊城)、宁(今获嘉县西)、鸣条(今封丘县东)、封父(今封丘县西)等。
武王灭殷 分殷畿内地为三个诸侯国,以监殷民,史称“三监”。即武王之弟管叔封于庸城(今市区、新乡县、卫辉市一带),蔡叔封于卫(今滑县、淇县一带),霍叔封于邶(汤阴县东)。武工死后,“三监”判周,周公讨平“三监”,将其他全部封给他的弟弟康叔。康叔居于卫(今淇县),全区即为卫地。当时区内的小诸侯国和一些小城邑还有凡、共(今辉县市)、胙(今延津城东三十五里大城村)和封父等。
春秋时期 西周分封的许多诸侯国日益强大,出现了诸侯林立、大国争霸的局面。今新乡市区、新乡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封丘 、长垣和延津北部当时属卫,延津南部及原阳属郑。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后,晋国逐渐称霸中原,本区全属晋土。
战国时期 七国争雄,连年征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今新乡市区、新乡县、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原阳、延津属魏 ,封丘、长垣先属韩,继尔属魏。公元前266年后,全区均属秦有。
秦国时期 秦统一中国,分中国为36郡,后增至40郡,都下设县,全区当时设有8个县,分属三川郡和东郡。属三川郡的有修武(今获嘉和新乡市区及新乡县西南部)、汲(今卫辉市和新乡县北部,另说属东郡东境)、共(今辉县市)、卷(今原阳西)和阳武(今原阳)。属东部的有酸枣(今延津,另说先属三川、后属东郡)、平丘(今封丘东)、长垣。
西汉时期 全国设司隶部和13刺史部,部辖郡,郡辖县。全区当时设12县,分属2部、4郡。属司隶部何内郡(郡治怀县)的有汲(今 卫辉市和新乡县部分)、共(今辉县市)、获嘉(始置,今新乡市区及新乡县西南部)、修武(今获嘉)4县。属司隶部河南郡(郡治洛阳)的有原武(今原阳)、阳武(今原阳东南)和卷(今原阳西)3县。属兖州刺史部陈留郡(郡治陈留)的有封丘(今封丘一部分)、平丘(今封丘东部)和酸枣(今延津)、长垣4县。属兖川刺史部东郡(郡制濮阳)的有燕(今延津城东北)。
东汉时期 除司隶部改为司隶校尉部,河南郡改为河南尹外,其他与西汉大体相同。
三国时期 全区属魏。设有12县,先后分属3州、3郡、1尹、1国。汲、获嘉、共、修武4县先属司州(州治洛阳)河内郡,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淇县)改属冀州(治今河北冀县),4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原阳西)、原武、阳武3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东北)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4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
西晋时期 全区设10县,分属2州、3郡、1国,属司州汲郡的有汲、共、获嘉、修武4县,属司州荥阳郡时有卷(原武省人)和阳武2县。属兖州陈留郡的有酸枣、封丘、长垣3县,属兖州濮阳国的有东燕(今延津境)。
“十六国”时期 全区先后曾属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当时战乱频仍,郡县区划变化不大,多沿晋制。
北魏时期 全区设有11县,分属司州(治洛阳)的3郡。属汲郡的有汲、获嘉、共、南修武(今获嘉)4县。属东郡的有酸枣、南燕、封丘和长垣4县。属荥阳郡的有原武(孝昌中复置)、卷和阳武3县。公元543年,北魏分为东西魏,全区当时均属东魏。设11县分属3州、 6郡。属司州(治邺,今安阳市)汲郡(治今浚县枋城)的有汲、获嘉、南修武3县,属司州林虑郡(治林县)的有共县。属司州东郡(治滑县老城)的有酸枣、南燕、长垣3县。属梁州(治大梁)除留郡的有封丘。属司州荥阳郡的有卷县。属北豫州(治成皋)广武郡的有原武和阳武。另外、兴和二年曾侨置义州和伍城郡于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