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研活动语言区怎样通过材料体现

如题所述

  一、“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还可将图书分为童话、儿歌、社会、自然科学等几大类,供幼儿有更加明确地选择。此外,老师可以动员幼儿把家里的旧图书或者新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让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促进幼儿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
  二、材料投放新颖有趣。
  1、在语言区添置丰富的用于表演的头饰、指偶、录音等材料让幼儿听了录音故事后自己去小舞台表演。如:从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幼儿一种自我创造的能力,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共同合作精神。
  2、在语言区放上剪刀、旧图书、卡通图案、胶水、双面胶、透明胶、纸、笔等材料,设置由原有的几本图书,改为剪剪、贴贴、说说,由单纯的讲故事改为“娃娃家”,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如果语言区书破了怎么办呢?老师可以设置 “图书美容中心”,让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自己修补弄破的图书,让幼儿懂得图书的来之不易以及珍惜之感。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看图识字”等卡片。
  三、借助看到过的卡通形象。
  如:幼儿对“西游记”“宝莲灯”“奥特曼”“蓝皮鼠和大脸猫”“黑猫警长”“猫和老鼠”等一些卡通形象十分感兴趣,根据大班语言活动目标“能讲述实物、图片和生活经验,做到语言连贯”,及时更换活动区内容,投放“西游记”系列小卡片,让幼儿以两人扔骰子的游戏形式来讲述自己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及他们的外形特征、服装、特点……提高幼儿的讲述水平,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根据故事再来编故事,然后请小朋友结合故事情节配上图画,然后装订成册,既可以让其它小朋友欣赏也可以参与表演,丰富了语言区又替小舞台增添内容,增强游戏性。
  四、通过媒体形式表现。
  鼓励幼儿通过电视主持人、小记者等媒体形式,通过与人交往,促使幼儿运用语言能力、社会性的发展。如:让这些角色当解说员,可以请能力强一点的幼儿充当旁白的角色,把分角色表演引入到幼儿的语言活动中来,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注意力集中,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分工协作,让幼儿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动静结合。
  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环境与幼儿始终共在,幼儿既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创设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善于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主题方案,需要在区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有新意的阅读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的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态度,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语言区,有效的开展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9
为了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发展需求,4月26日下午***幼儿园开展了语言区材料的交流和分享大组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与区角材料的投放展开。通过小班组老师自制图书材料的介绍,交流材料的价值点和经验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形式和材料所制作的图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考虑到小班孩子好奇的天性,图书区的制作不仅有新意而且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感受乐趣并发展手部小肌肉。

活动最后俞老师总结了材料中的三个锦囊妙计:

锦囊一:让材料“亮起来”——激趣

锦囊二:让材料“活起来”——多元

锦囊三:让材料“灵起来”——发展

本次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对材料制作的认知,也了解到怎么样的材料才能使幼儿在有感趣的同时积累经验,为教师今后制作个别化材料奠定了的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