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华北煤炭医学院 《病理学》《生理学》《妇产学》的重点总结或讲义以及常考习题 ,哪位高人相助?

如题所述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兴奋性的相关概念:
(一)【兴奋性】:组织接受此即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兴奋】:是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
2、【抑制】:是指机体由活动状态庄伟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减弱
3、【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内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个条件(基本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4、【反应】:组织接收刺激后,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基本形式:兴奋和控制
(二)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1、【阈值】:在一定时间前提下,刚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该组织的阈强度,即阈值
2、【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3、阈强度与组织兴奋性呈反比。阈值越小,组织兴奋性越高。
第二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反射活动、电讯号。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加图
2特点:迅速、短暂、准确。
3.举例: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如望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如金鸡报晓)
二、体液调节:(又称神经体液调节)
1特点:缓慢、持续、广泛。
2举例:(主要是激素分泌:○1甲状腺分泌。○2胰岛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三、自身调节
1、特点:迅速、准确、调节范围小。
2、举例:脑血流量的调节、血压
四、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反馈:
1【负反馈】:当输出变量(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如血压偏高或偏高)时,反馈信息是控制系统的作用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转化,称为负反馈。
◇1总结:A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B、反馈信息使原先活动减弱C具有双向性调节的特点。
◇2生理意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举例:人体功能调节绝大多数的调节形式属于负反馈EX:降压反射调节血压水平。(除了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射精、分娩等属于正反馈调节)
◇5血糖升降图(补)
2.【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原效应的作用不断加强,直至反应动作完全停止。
◇1总结:A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同。B、反馈信息的作用使调解器官的原功能状态得到加强。
◇2举例:主要见于一旦发生就需迅速完成的生理活动中。EX: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射精、分娩等。
◇3胃蛋白酶图解(补)
3、【内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周围环境,即细胞外液。
4、【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物质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即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化学成分等因素,只能在很少的范围内活动。这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5、正常成人的体液约占机体总重量的百分之六十。最能迅速反应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专题云结构基础: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抢钱蛋白质(不同生理功能),多糖(少量)。
二、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氨气、乙醇等非极性物质)
特点:a顺浓度差;b不消耗能量;c通过脂质双层,不需要膜蛋白帮助;d小分子脂溶性物质。
2、易化扩散:(离子:Na+、K+、Ca2+、Cl-)
特点:a顺浓度差b不耗能c通过膜蛋白d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和离子。
3、出胞和入胞:a耗能b伴随膜的更新c大分子团块物质(氨基酸)
4、主动转运(ATP分解功能,逆梯度)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5钠-钾泵(钠泵、Na+-K+依赖式ATP酶)原发性
①条件:当cell内Na+高,k+低时,被激活
②ATP:A~p~p~p(磷酸二脂键断裂)
③数量:每一份子ATP可泵出3个Na+,泵入2个k+
④作用:a是生物产生的基础、b维持cell内晶体渗透压和cell溶积的稳、c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dcell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必须条件。

三、载体与通道转运
四、1载体转运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2通道转运:无饱和性,可分为a:电压门控性通道(受膜两侧电位差控制Na+通道、K+通道、Ca+通道)b:化学门控性通道(受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递质等浓度控制→骨骼肌终板膜上的Na+通道)c:机械门控性通道。
3通道阻断剂:①Na+通道阻断剂:河豚素、利多卡因.②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③Ca2+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防心率不规)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 解释
1、 极化:膜两侧电位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静息电位)。
2、 去极化:在静息状态的基础上,膜内电位升高(Na+通道打开,内流膜内电位迅速升高,直到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峰值)。
3、 超极化:在静息状态的基础上,膜内电位缓慢下降
4、 复极化:在非静息状态的基础上,膜内电位向静息电位水平恢复(复原,k+快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k+外流→钠泵→出3Na+入2k+→↓→--’直到恢复原有的静息电位水平)

二、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形成条件:膜外高Na+低K+,膜内高K+低Na+。
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最终形成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
Cl-通透性小Na+、A-.(理解:k+由高到低顺、扩散。外更+内更-→电位差↑→阻止k+外流→拮抗力量平衡时→k+静通量为0
三、动作电位
1、名解:可兴奋cell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在cell膜两侧爆发一次快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特点:快速、可逆、可扩布
3、形成过程: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受到有效刺激,先发生局部电变化,如达到阈电位,则发生动作电位
4、电位变化: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极化
5、电位特点:“全或无”现象(要么不产生,一旦产生,在同一cell上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大小而有异)
6、电位传导:局部电流学说,不衰减传导(同一个cell上,动作电位幅度不随着传到距离而改变)
7、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可由一次阈刺激、阈上刺激或由两次以上阈下刺激产生、
8、阈电位:比静息电位高10~20mv
9、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膜出现阈电位水平以下的去极化,称为局部反应
10、局部电位特点:a具有等级性b紧张性扩布C可以总和(阈刺激)
第三节 骨骼肌收缩
1、 递质Ach(乙酰胆碱)
2、 过程图解:
AP(动作电位)传导至轴突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打开→Ca2+进入接头前膜→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Ach释放到接头间隙→Ach与N2受体结合→终板膜Na+通道打开→Na+进入终板膜(内流)→终板膜电位升高至闽电位,产生AP
3、 胆碱酯酶作用:水解由接头前膜释放的Ach,保证一次冲动,引一次肌cell兴奋(一对一关系:【痉挛】:有机磷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活性→Ach积累→肌肉痉挛)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 体液:体内液体的总称。
1、 分布:体液(60℅体重):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20℅)组织液(15℅)
血浆(5℅)
2、 血液:由血浆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各类血cell组成。
血液占人体重量的7℅--8℅
3、 各部分体液成分的主要区别:
① 细胞内液: 主要阳离子:k+ 主要阴离子:磷酸盐和蛋白质
② 细胞外液: 主要阳离子:Na+ 主要阴离子:Cl-
4、 细胞外液:血浆:蛋白质含量较多
组织液:蛋白质含量较少
二、
1血液:①红色原因: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②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等)组成
③上部淡黄色液体是血浆,,中间薄层灰白色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部不透明深红色是红细胞。
2、血(红)细胞比容: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我只找到这么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4
我的文库里有复习资料~嘿嘿

本人是煤医的毕业生,没有任何挂科记录!
复习资料是老师画的重点之后自己整理录入的。
可能会有点错别字~多包涵啊~

ps有的资料前面加【】里面的数字是指课本的页数(第六版书)
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30
病理重点看前六章 当初我恶补了一周
生理永远是我的阴影 本科5年唯一挂的就是它 重点就是去找老师勾画
妇产我不记得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