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附小是西城渣小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07

京师附小是西城渣小。

2015年11月,依北京市西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经区编委会研究决定,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改名和挂牌仪式将于近期举行。

这所坐落于胡同之中的学校已经历133年风雨洗礼,其最初为前清义塾,1883年改设为正红旗官学,1903年改为八旗第四高等小学堂。

民国政府成立后,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四高初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国民学校)、北平特别市公立第四小学校、北平市市立报子胡同实验小学、北平市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北京市师范学校先后几易其名,1972年改名为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至今。

根据校方统计,“北师大京师附小”将是该校第15个名字。

1962年入学,现为世界某500强企业文化艺术总监的杨浪,则认为,音乐教育堪称贯穿了学校百年教育的线索之一,他记得1962年入学后,在二年级时赶上学雷锋,就从高年级的同学处学会了一首《星期天》,唱的内容是学雷锋。“有那么一个星期天,我家的门口一拐弯,有一个老奶奶在路边??我赶紧走到她跟前儿??”说到兴起,杨浪现场唱起了这首歌谣。

正如校友们回忆,西四北四条小学也堪称“文艺范”,有多名北京电影学院、北影厂的子女在此求学,走出了王蒙、陈凯歌等文艺界名人。

在文化教育上,该校的好评也延续了数十年,“是当年西四学区最好的学校,”武素礼记得,想进入该校还得考试,只有综合素质好的孩子才能入读,而学校教学质量很高,他毕业时全班有20多名男生,17名考入了北京四中(当时只接收男生)。

如今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于1963年入学,他回忆说,当时学校较早开展了垒球教育,他和同学们就在当时的土操场中跑垒、踢球。

几十年过去,修济刚和同学们回忆起当年,都以身为一附小(当时学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学生为荣,因为学校有丰厚的文化历史,“胡同深处的青瓦教室和北京底蕴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