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寓意和象征

如题所述

大雁寓意和象征如下:

大雁在我国古代文化里被尊为禽中之冠,被认为是仁、义、礼、智、信俱存的一种动物。

大雁是“仁”的象征,在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而是会养其老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大雁是“义”的象征,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还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大雁是“礼”的象征。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都是由有经验的老雁轮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这表明大雁礼让恭谦。

大雁是“智”的象征。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是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之际,雁群中会有大雁放哨警戒。

大雁是“信”的象征。大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徙,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大雁南飞会想象大雁能传递自己的书信,带去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带去自己羁旅中的愁怀,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大雁也因此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大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的统称。大雁是大型游禽,体型小于天鹅,该类群嘴甲大,嘴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鼻孔纵长;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圆;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多分布于北半球,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大雁往往成群居于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多单腿着地。大雁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叶、细根、种子为食物,偶尔还会啄食农田中的谷物。

大雁一般是春末夏初产卵,雌雁单独负责孵化的任务;大概30天之后,雏雁就可以出壳,雏雁出生30分钟以后就可以下水;寿命约31年。

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大雁夫妻一经结合之后,就形成固定伴侣。中国古书《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

人工饲养的大雁羽绒保暖性好,一般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工艺品等,而轻软的羽毛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