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蒲松龄的那篇《野狗》是最骇人的小说?

如题所述

《聊斋志异》里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人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人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即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如《张诚》、《田七郎》、《王桂庵》等,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奇异的色彩。从这个角度说,它与六朝志怪小说同伦。但由于其中许多篇章描写委曲,又有别于六朝志怪小说之粗陈梗概,与“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人传奇相类,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文学传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如何继承它却取决于作者的主观选择。蒲松龄没有选择当时流行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子,而是借助志怪传统,创造了一个虚幻的花妖狐媚的艺术世界。本来志怪在六朝人那里,只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而蒲松龄却用它来关照和表现人间的世界,文化意蕴完全不同了。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说.作者的确实现了两种传统的整合,称得上是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六朝志怪小说大都形制短小、情节简单,缺少细腻感人的艺术魅力。唐传奇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除内容的变化外,结构上从六朝“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情节丰富曲折的完整故事。艺术上主要通过“尽设幻语”的虚构手法,完成优美动人的故事。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中就记载了一吸食人脑的怪物的故事,但是最终蒲老先生也没说出这种怪物是什么?下面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聊斋志异》第一卷第二十五篇《野狗》)。

明末清初,据说在于七之乱的时候,清军杀人如麻。于七之乱,指清顺治年间山东半岛地区于七领导的一次颇具规模的农民起义,自起义至失败,起伏持续达十五年之久。于七,名乐吾,字孟熹,行七。明崇祯武举人,山东栖霞县人。顺治五年(1648 ),他领导起义农民占据锯齿山。七年(1650 ),攻宁海,杀死登州知州。后清政府笼络招抚,任命于七栖霞把总。顺治十八年 (1661 ),于七不堪压迫,再度起事,以锯齿、昆嵛、鳌、招虎诸山为根据地,活动范围及于栖霞、莱阳、文登、福山、宁海等县。清廷命禁军及山东总督统兵会剿。康熙元年(1662 )春,于七溃围逃去。起义失败后,清廷株连兴狱,对该地区人民进行血腥屠杀。

当时,有一个叫李化龙的乡民从山中逃回家里。正碰上清军连夜开进,他唯恐遭到难辨真假的灾祸,焦急之中又无处藏身,就趁机躺在死人堆里,装成死尸。


大兵过去后,他不敢立即起来。这时他忽然见那些缺头断臂的尸体像树林一样纷纷站立起来。其中有一具尸体头和肩膀还连在一起,张口说道:“野狗子来了,怎么办?”群尸声音不齐地跟着说:“怎么办!”一会儿,又全部倒下,不再有任何声息。

李化龙正战战兢兢地想爬起来,只见一个兽头人身的怪物过来,伏在地上啃咬人头,挨着个儿吮吸脑髓。李化龙害怕极了,把头藏在尸体下面,那怪物来搬李化龙的肩膀,想把他的头弄出来,李化龙死死地趴在地上,不让它弄到自己的头。那怪物推移开李化龙身上的尸体,于是他的头便暴露在外边。李化龙更加惊恐,用手在腰下摸索到一块碗大的石头,紧紧握在手中,等怪物刚要俯身啃时,李化龙猛然跳起来,大叫一声,用石块一下子击中怪物的头部,正好打在它嘴上。怪物像猫头鹰一样嚎叫着,捂着嘴巴,忍着疼痛逃跑了。一路上洒下血迹。


李化龙低头仔细一看,见血污中有两颗牙齿,中间弯曲,两头锐利,长约四寸左右。李化龙将那牙齿拿回家给人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故事中没有给出怪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因此文中称它为野狗。但从对怪物的叫声和好吸食人脑的特性来看,莫非它就是传说中的神兽媪(媪是古代中国传说中十大神兽之一,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吗?

(《野狗》原文:

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罹炎昆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兵过既尽,未敢遽出。忽见阙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内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群尸参差而应曰:“奈何!”俄顷蹶然尽倒,遂无声。李方惊颤欲起,有一物来,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李惧,匿首尸下。物来拨李肩,欲得李首。李力伏,俾不可得。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李大惧,手索腰下,得巨石如碗,握之。物俯身欲龁,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物嗥如鸱,掩口负痛而奔,吐血道上。就视之,于血中得二齿,中曲而端锐,长四寸余。怀归以示人,皆不知其何物也。)

今天读,还是能强烈地感到蒲松龄愤怒地质问:吃死人的怪物和乱杀活人的清兵,究竟谁更可怕?所以,《聊斋》里的这类故事,虽然不像《画皮》那么精致,但却更具有历史意义,强烈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恐怖和凄惨。

这个故事有一定真实性,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有点扭曲了。很多人做过这么一个游戏:许多人排成一列纵队,主持人告诉排头的人某个词语,然后让排在前面的人通过咬耳朵把这个词转达给紧接在他后面的那个人,第二个人再悄悄把这个词传达给第三个人,余此类推……结果是,最后一个人所听到的词语,跟第一个人所传达的词语几乎不太可能一致,这个游戏充分说明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种种扭曲。

“野狗”故事里有这么几处应该是在流传过程中被扭曲了。其一,群尸站起来说话的描述不可靠;其二,野狗狗首人身的描述也不可靠;其三,尖锐的牙齿无人能识不可靠。野狗故事的真实情况最有可能是:李化龙为了躲避军队路过藏身在尸体堆里,正好碰上野狗来食人尸,李化龙抓起石块打中野狗的嘴,把野狗打跑了。本来这个故事非常普通,不足以引起听众的兴趣,为了赢得听众,只好添点油加点醋,把故事讲得惊险刺激一些,等传到了蒲松龄的耳朵里,就演变成了上述故事。

《野狗》把清兵和野狗摆在一样的位置上,寓意也就在其中了。这类短章虽然是粗陈梗概,也有了意蕴,超越了单纯记述奇闻异事的笔记体。

一位作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有着多么高尚的名誉和优秀的品质,而在于他心中是否有着一种伟大的情怀。一部著作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有着多么深刻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而在于它内中是否有着一种深厚的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