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

如题所述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孩子会焦虑,事实上家长更焦虑,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的焦虑带动了孩子的情绪,造成孩子反应更加激烈。如果家长能认识到这个时期孩子的行为特点,以及正视自己的内心状态,并针对其心理特质展开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孩子便能有效、快速的度过。
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分离焦虑有两个最常见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在婴儿阶段,大概是6~7个月开始,一岁的时候开始达到巅峰,到一岁半的时候会渐趋平缓;第二个时间点是在第一次上学的时间点,有可能是幼儿园,也可能是小学。
为了帮助您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为您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了解分离焦虑的原因和表现
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孩子对“分离”的经验是陌生的,没有机会去练习“当爸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种焦虑”。另外,孩子的天生气质、亲子关系、环境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对分离的适应性。
分离焦虑的表现也有多种,通常包括哭闹、发脾气、抓住父母不放、拒绝与其他人交往、担心父母或自己受伤或死亡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表现。
2.建立快速而温暖的告别仪式
当您和孩子分别时,请尽量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式、进行相同的告别仪式,这样可以避免意外因素,并给孩子一个稳定和可预期的感觉。告别仪式可以是亲亲抱抱、说一句特定的话语、给孩子一个小礼物等等。告别仪式要做到快速而温暖,不要拖延或反复回头,这样会让孩子更加难过和不安。
3.诚实地告知孩子您何时会回来
当您离开时,一定要诚实地告知孩子您要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会回来,并尽可能给孩子一个承诺。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时间概念,并增强他们对您的信任和安全感。当您说自己将按时回来时,请务必信守承诺,在说好的时间返回。如果有突发情况导致您不能按时回来,请及时通知孩子或照顾者,并解释原因和新的回来时间。
4.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描述时间
当您和孩子讨论何时回来时,请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描述时间。如果您知道下午3:00会回来,请按照孩子的方式告诉他:例如,说:“午睡时间过后,下午点心之前,妈妈就会回来。”一定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描述时间。出差或旅行的时候可以尝试用“几晚”来描述回家的时间,不说:“三天后我就回来了”,而是说:“三晚后我就回来了。”
5.预先告知并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如果您要进行较长或较困难一点的分离,例如第一次去幼儿园、长途旅行等,则可以提前几天,甚至几周跟孩子说明,并帮助他们做好准备。您可以跟孩子分享您要去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以及您会怎样想念他们。您也可以跟孩子介绍他们将要去哪里,在那里会遇到谁,在那里会做什么事情等等。您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方式预演分离和重聚的场景,并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6.练习短暂而频繁地分开
在开始去托班或幼儿园之前,练习上学和告别的仪式,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 您可以将孩子带到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家中玩耍几个小时,并按照告别仪式跟他们说再见并按时返回. 您也可以安排伙伴玩耍之约或周末让朋友或家人帮您带孩子出去玩一下(可以只是一个小时), 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准备、体验和成长的机会,在父母不在身边时学习如何自我安慰和与他人交往。
6.尊重并安抚孩子的感受
当您和孩子分别时,请尽量给予他们充足而积极地关注,并表达爱意和理解 。您可以跟他们说:“我知道你很难过›/生气/想念我,这些感觉都很正常。” “我也很难过›/生气/想念你。” “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在我不在的时候玩得很开心,而且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 “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等等。您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安慰物品,例如娃娃、毯子、照片、小礼物等,让他们在想念您的时候可以拥抱或看看 。
7.将分离焦虑转化为思念
这是一种特殊的增进彼此情感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孩子用图画或书写的方式,去表达对您的感受,并将孩子的分离焦虑转化为“思念” 。您可以在离开前或离开后给孩子画一张图或写一张便条,告诉他们您有多想念他们,并鼓励他们也给您画画或写字。您也可以在回来时给孩子带一些小礼物或纪念品,跟他们分享您的经历,并询问他们在您不在时做了什么事情 。
8.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您的孩子在分离焦虑方面表现出持续、严重或异常的症状,例如过度哭泣、拒绝上学、失眠、恶梦、胃痛、头痛等,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您可以咨询您的儿保医生或心理医生,了解是否有必要进行评估或治疗。有些孩子可能患有分离焦虑障碍,需要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 。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