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总结

如题所述

  寒往暑来,光阴荏苒。凝望房前的绿树,经历了秋的飘零,冬的沉睡和春风细雨的轻抚,在夏的气息里又一次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树悄无声息的变化告诉我,一岁的光阴即将匆匆漏尽。我在高阳的一年支教生活也将。

  最近几周,周五回家的时候,在一点一滴的收拾宿舍的东西,望着来时空空荡荡的宿舍,到堆满了杂物的,当自己把物品一件件放进行李中时,一年来在那里度过的点点滴滴,像一幅画卷一样在记忆之门打开: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其中有欢乐,也有迷茫,有彷徨,有怀疑,也有许多的思考。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不明白,一年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一年的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一、在思想上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支教学校教师,做到爱支教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一样。全心全意搞好教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

  二、在教学工作上

  一、首先,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二、教学上,我想是我在高阳一年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是中途接手班级,刚开始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刚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如果笔记,自己不抄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记,记笔记也没有重点,还有课堂气氛十分的沉闷,要是让学生自己讨论,举手回答的话,那是一个漫长的沉默等待,同时很多的学生都是等待答案,而自己学习的意识十分的薄弱,对于我来说前面不是自己带的,一时对于这样的状况,很难适应,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也是陌生的,我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难适应的,于是在和班主任沟通和学生沟通后,自己在不断的调整,尽量以学生为主,改变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在慢慢的帮忙孩子们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多和学生,和班主任,和其他支教教师进行交流,了解那里学生的各方面的状况,想他们请教一些适合那里孩子的教学方式。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他语文教师一起研究;积极认真学习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尽可能完美地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听课活动,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经过多听课,想那里的教师学习,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4、组织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针对课堂沉闷的'现象,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只叫几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5、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于个别好学的学生,进行了课余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分小组,进行职责制的小组互助学习,以及一对一的好生帮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例如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练硬笔书法,朗读等。

  7、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本事。刚接触自己带的两个班级时,发现孩子们的自己学习的意识十分的差,自己思考问题的意识也和薄弱,都是等待教师等答案,还记得刚去上课的时候,在八年一班,我提个问题叫学生思考,一看底下的学生自己差点晕倒,大部分都在那发呆,仅有几个在思考,之后说,谁思考好的来回答,可没一个人举手,而很多的学生在底下叫着几个孩子的名字,说有他们来回答,但我没有采取,等了一会,我说是不是不会也没人回答,教室一片寂静,当时自己不知原因就在哪等,看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消失,可还是没有人回答,于是自己对于这样的课堂开始发怒,之后学生说教师不要等了,你不主动叫名字的话,是没有人起来回答的,因为以前的教师都是叫几个好生,大家已经习惯了;还有发现自己在上课讲到重点是,既然没有一个人在记笔记,看到这自己都傻了,之后问你们怎样不记啊,他们的回答是:教师你没把它写在黑板上,我们不明白要记啊!那一刻感觉自己面前的不是初二的学生,而是刚刚入学的孩子。在明白情景后,我开始放慢自己的教学脚步,和调整自己的一些方式,并开始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让他们只明白记笔记,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培养,一些答题技巧的掌握,等等

  知识和本事的掌握。双方在经历了两到三个月的磨合和碰撞,最终开始互相适应对方,上课的气氛,也开始变得活跃,不会在冷场了,学生也不再是只会记笔记,而开始学会思考了。

  8、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很多,同时由于自己又是支教教师,刚开始发现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不是很容易,于是就利用自己是语文教师这个便利,叫学生写周记,和学生进行交流。刚开始,学生都是几行,甚至有的是几个字,但自己都是认真的回答,为了鼓励他们,自己有时在留言上,比他们写了还多,慢慢的学生的周记也在变长,并和一些同学开始了心和心的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慢慢的喜欢上写周记。

  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适应后,我们从最开始的陌生,磨合到此刻的相互理解适应,这个自己在教学上,特别是应对在新的环境,和中途接手的班级,积累了必须的经验。

  此刻自己一年的支教时光立刻就要结束了,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苦涩,有抱怨,但也有欢乐,有喜悦,最终在愉悦的心境中结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但一年的时光,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教育部实行支教的目的是为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可自己在经历了一年后,深深的发现,城乡教育不仅仅没有平衡,而却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就是学生对教师的适应和教师对学生的适应。例如我接到两个班,去年也是支教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明显能够感觉的到,学生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抱怨,自己初中三年都在适应新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可是但每次当完全适应的时候,立刻就要结束,又要适应新的了。

  二、支教在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成熟的,实际此刻我们很多的条件,都不能和支教相配。例如教师在支教学校的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交通等,就像自己一到星期一,我就会今日会不会有没有车啊,怕错过上课,周末的时候也是,怕没车,无法回家。还有就是经济的问题,以此刻我们的工资,和此刻的消费水平是不成正比的,例如自己去高阳,每个月都要多花400元的生活费,像我们二级一个月才1600,如果是有家庭的,那生活又会怎样呢?我想只能是每一天过着“月光族”的日子了。而如果一个乡镇中学的教师来城里,没有地方住,要住房子的话,以此刻的房价,那每个月的花费又会是多少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又怎样让我们认真的从事教学工作呢?当这个方针的执策怎样在批评我们没有认真教学的时候,你们是否研究过这些问题呢?

  三、还有就是教师对支教学校人文环境的适应问题。实际上每一个学校,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都慢慢的构成了自己学校的一些独特的认为环境,这些环境,让我们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就像学生说的,当我们适应了也就是要离开的时候了。有时,我们会听到支教学校教师对我们的评价,有好的也有负面的,说句心里话,有几个人不想把工作做好,可是不是你想了就能完成的,因为还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例如在问题学生上。和很多的支教教师交流过,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都是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此刻教育中的各种矛盾,一处理不好就会升级,特别是在教育问题学生方面,由于我们是支教教师的身份,在这方面更是特别的敏感,相对于教学成绩,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都是抱着,期望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活能平安的结束,不要发生意外,就是成功的了,在这些意外的面前,自保或许是最好的了,平安或许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是不公平的,而对于我们的批评难道是公平的吗?

  岁月无痕,但我明白自己这一年的时光,不会是没有痕迹的。因为它真实的在我生命中,成为了我的记忆。或许自己的这份总结,会和其他的几十份一样,在几年后成为一堆废纸,变得泛黄,也没有人翻阅过,但这一年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历程,无论这中间,我有过这样的情绪,我都想认真的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最终感激在这一年里支教学校教师们,多谢他们在生活等个方面给予我们的帮忙,感激两个班的孩子们,多谢你们给我留下的痛苦和欢乐,让我更加明白自己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的方向和信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