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义务教育阶段成绩排名这件事情呢?

如题所述

记得我上小学,上中学,每个学期都考两次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次考试都要进行成绩排名,每个班级都要把考试成绩用一张大红纸公布出来。以后的几十年里,学校考试并且进行成绩排名,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做法。

去年“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进行成绩公布并且排名了。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现在不允许了,为什么?对此,人们议论纷纷,看法不一。

有人完全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进行成绩排名。

这是因为:第一,义务教育阶段成绩排名会导致教育“内卷化”,虽然过去也进行成绩排名,但是过去人们的心态普遍计较平和,竞争还不激烈,“剧场效应”不明显,教育内卷化不严重。可是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了,越来越看重成绩了。不光要看自己的成绩,还要看别人的成绩,要想方设法和别人竞争,教育陷入了“内卷化”。

第二,不利于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任何时候,学生成绩的差异是避免不乐的。有的孩子天资聪明,有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自然就好。而有的孩子天资平平,教育资源一般,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进行成绩排名的话,可能会对成绩不好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甚至会导致有的孩子破罐子破摔。

有人完全支持进行考试成绩排名。

赞成进行成绩排名的人,理由也很充足:第一,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这么做,考试之后公布学生成绩并进行成绩排名,不是好好的吗。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应该继续沿用下去。

第二,考试成绩有利于老师和家长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不足,以便查缺补漏,促使孩子搞好学习,提高成绩。如果采用等级判定的形式,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老师和家长心里都没有底啊。不知道底细,怎么抓孩子的学习?

第三,成绩排名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在班级的位置,能够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而且成绩排名有利于孩子之间的良性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目标,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老师认为:过去进行成绩排名那是和过去的教育环境相适应的。现在教育环境变了,既然教育部门这样规定,那就是站在更高层面总揽全局的安排。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成绩排名,确实弊端多多,不光对孩子不利,更会使教育内卷化越来越严重。

最后,个人的一点建议: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呐,只要我们一点一滴抓好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的。不知道大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成绩排名一事有何看法,有何建议,欢迎讨论,欢迎留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